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郯城大地震發生於中國清康熙七年農曆六月十七戌時(1668年7月25日20時左右)。震中位於山東省東南部今郯城、臨沂、臨沭三縣交界處。

震中附近地區的山東省郯城、沂州(今臨沂)、莒州(今莒縣),5萬餘人死亡(莒州死亡2萬餘,沂州死亡1.2萬,郯城死亡8700餘人),所有城廓、住宅、官署、廟宇等建築物全部被毀,在南北延伸長約70餘千米的形變帶上,發生大規模的山崩地裂、地裂、地陷、湧水、噴沙等現象,山川地形發生了劇烈變化。江蘇省海州贛榆縣由于海灘隆起,黃海海水退去30華里。郯城「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噴二三丈高」,「地裂處或縫寬不可越,或深不敢視」。遭受地震破壞的範圍約19萬平方千米,包括山東大部、江蘇和安徽北部的150多個州縣。此次地震的有感半徑達到800多千米,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浙江、江西、湖北、直隸、陝西、山西、福建等省及朝鮮,留下有關這次地震記載的多達410餘州縣。

目錄

影響範圍

據記載,當時地震影響所及達410多個縣,魯、蘇、浙、皖、贛、鄂、豫、冀、晉、遼、陝、閩諸省及朝鮮同時感覺地震。山東郯城、沂州(今臨沂)、莒州(今莒縣)破壞最重。5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有感半徑800多公里。極震區內城廓、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無存屋,並伴有大規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湧水噴沙等現象。震時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為塹,漩為淵,沙涌井湮,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共壓斃5萬餘人,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多,凡值村落之處,腥臭之氣達於四處。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流散。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共壓斃5萬多人[1],有感半徑達800多公里。震後又發生6.5-7.1級餘震6次。

極震區北至莒縣,南至新沂,沿沂沭斷裂帶呈北北東向分布,其中郯城縣、臨沭縣部分地區烈度達XII度,其它地區烈度達XI度。震時如舟覆,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城郭、公廨、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山崩為塹,地漩為淵,沙涌井湮。郯城城樓垛口、村落寺觀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噴高達二、三丈,地裂或縫寬不可越,或縫深不敢視,李家莊一鎮數千家並陷;沂州人無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無存屋,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崮山劈裂一半,閻家崮、旋風朵、馬齊山大山個裂一半,城內四鄉遍地裂縫。區內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疏散。

X度區北至諸城,南至新沂南,西至蒙陰費縣,城郭官民房舍盡壞,壓斃居民無數,山崩,地裂涌黑沙水,平地水涌數尺。

IX度區北至濰坊、益都,南至江蘇省邳縣、沭陽,東至日照、膠縣,西至兗州、鄒縣,壞官民房無算,人畜死傷甚多,地裂山崩,湧水出沙。

VIII度區北起濟南至昌邑、即墨一帶,南至江蘇省鹽城、漣水一帶,西至微山、濟寧、泰安,面積達9萬平方公里,城垣官舍傾倒無數,人畜多為壓死,地陷裂山崩。

VII度區北起膠東半島至惠民、德州一帶,南至安徽省淮北、蚌埠到江蘇省盱眙、寶應、大豐,西至菏澤河南省商丘,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城垛廬舍多壞,人民有壓傷及死者,地裂出黑水。

VI度區北起黃河口北,南至安徽省安慶、宣城到上海,西至河北省冀縣、丘縣到河南省安陽、鄭州一帶,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一般記載房屋多傾倒或撲屋傷人。

古籍描述

山東數十個縣的縣誌對此都有記載:如沂水縣誌記載「倒房數千間」,章丘縣志記載龍山山崩。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二《地震》一文中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2]。以下引述《地震》中的相關內容: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大震。余適客稷下(編寫者註:今臨淄),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體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後聞某處井傾側不可汲,某家樓台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視頻

郯城大地震相關視頻

郯城地震350周年
郯城大地震印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