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重力壩。原圖鏈接

重力壩(英語:Gravity dam)重力壩是用混凝土或砌石建成的水壩,用材料本身的重量來抵抗水要往下流的水平壓力。重力壩的設計是使壩身的每一部份不需其他壩身的支持,本身即可穩定是一個壩僅使用材料的重量,和它的抵靠基礎電阻反對的水推壓,它的水平壓力從混凝土或砌石,構造和設計為保持背部水。重力壩的設計使得壩的每個部分都是穩定的,並且與任何其他壩部分無關。

目录

概述

重力壩是用壩體本身的重量去抵抗水因為重力要下游流動的力。水壩中的水會產生往下游的橫向壓力,產生一讓水壩沿著其壩堤底(水壩往下游處最底部的一點)旋轉的力矩。水壩結構的重量要和此力矩對抗,也就是產生往另一方向旋轉的力矩。水壩設計者需確保水壩重量夠重,其產生力矩可以比的橫向壓力產生的力矩要大。在工程中,只要重力作用在壩體上的力及水壓作用在壩體上的力,其合力作用在在壩堤底上游即可。

構造

設計者需要考慮壩體的造形,使得若壩體往上游那一面,不會受到往上的張力,此原因是因為在實務上,最好是讓壩體的材料堆積起來即可,不僅要考慮讓壩體材料緊實,還需要考慮垂直的張力。消除壩體上游面張力的外形,也避免了需平衡壩體下游面壓縮力的需求,因此也較經濟。不過這類的重力壩,就需要有不滲透,且有高強度的壩基。

當設置在適當的地點,重力壩會比其他種類水壩要適合,若在一個仔細研究過的壩基上修築,重力壩可能是水壩最好的範例。在許多地區對洪水的恐懼是很有力的訴求,可能有些地區其他種類水壩會比較適合且經濟,但卻因為對洪水的恐懼而修築了重力壩。

分類

重力壩最常見的分類可依其用的材料來分類:

  • 混凝土壩,包括:
    • 整體混凝土壩,包括:
      • 傳統的混凝土壩:德沃夏克壩、大古力水壩
      • 碾壓混凝土:柳谷坊壩、Upper Stillwater壩
    • 砌體結構:如Pathfinder壩、Cheesman壩
    • 由鋼筋混凝土作的空心重力壩:布拉多克壩
    • 重力壩也可以依其形式來分類:

大部份重力壩是直的,如大古力水壩

  • 有些混凝土或砌石的重力壩會是弧形的(例如沙斯塔壩及Cheesman壩),用拱形增加重力壩的穩定性。

重力壩可以依其結構高度分類:

  • 低,最高到30公尺。
  • 中等高度,30到100公尺。
  • 高,超過100公尺。

地震與生態系統

重力壩的建造是為了承受一些最強烈的地震。即使建造重力水壩的基礎是為了支撐水壩和所有水的重量,它還是很靈活的,因為它吸收了大量的能量並將其傳遞到地殼中。它需要能夠吸收地震中的能量,因為如果大壩破裂,它將向下游湧入大量的水,並破壞途中的一切。地震是重力壩的最大危險,因此,每年和每次大地震之後,都必須對地震進行裂縫,耐久性和強度測試。儘管重力壩預計將持續使用50-150年,但它們需要維護並定期更換。

重力壩的另一個問題涉及生態系統。由於建造大壩時水的流量和數量會發生變化,因此通常會影響大壩的面積以及之後的所有事物。如果通常一個區域每年有兩週的水現在不斷流動,那麼新的生活將在那裡開始生活和成長。同樣,如果您將水切斷到一年四季都有水流的地方,事情將會開始消亡。許多環保主義者由於對環境的影響而對水壩產生了問題。

 
石岡壩航照圖。原圖鏈接

實體

台灣石岡壩

石岡壩位於大甲溪之台中市石岡區,堰全長357公尺,堰壩設有排砂道2座,溢洪道15座(有3座於921地震受損),以及魚道1座。石岡壩為水庫主管機關所公告之在槽水庫,用以抬高水位以達到穩定供水的目的。南岸進水口計畫取水量則為45.167立方公尺,除供應台中地區近1.5萬公頃農田灌溉用水外,並供應大台中地區所需之民生用水、工業用水及台中港船舶用水。[1]

石岡壩基本數據:

  • 壩型:臥箕式混凝土重力壩
  • 堰長:357公尺(溢洪道+排砂道+左右岸重力壩)
  • 排砂道:閘門2座:寬8.0公尺,高6公尺,堰頂標高排砂道一號267.06公尺,排砂道二號267.13公尺
  • 溢洪道:閘門15座:寬12.8公尺,高8公尺,堰頂標高約269.9~271.51公尺
  • 南岸進水口標高:268.17公尺
  • 魚道:階段式魚道1座

相關新聞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是一個重力大壩,靠自己的重力和地面摩擦力,也就是「實心水泥墩」,類似在馬路上可以看到防止汽車衝出路面的防撞水泥墩,而三峽大壩頂高為海拔185公尺、壩頂寬度15.18公尺、壩底130公尺,就像一個半梯形高60層樓高的防撞水泥墩。大壩長2335公尺,而半梯形底部130公尺寬的水泥墩,如何面對強大的水流衝擊,主要就是靠重力與地面的摩擦力來抵抗水流的衝擊,除了地殼運動或是地震之外,很難有其他因素能讓三峽大壩受到影響。

當年工人在建造三峽大壩時,遇到的工程難題就是水壩會熱脹冷縮,因為水泥和水會產生化學反應,在凝固的過程中會產生熱量,但表面很容易就冷卻了,但內部的溫度久久都不能散去,對於這個問題工程師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他們在三峽大壩右岸嵌入400萬噸的混泥土,採用二次風冷添加冰片,製作了一個冷卻系統。雖然如此,但中國施工團隊的整體素質、其誠實可靠的程度有多少,會不會有內情隱瞞,這是百姓最憂心的事。[2]

影片

三峽大壩會不會垮掉還靠猜? 搞清楚它的原理,就理解老百姓的擔心了。
三峽大壩會不會垮?中國網友精闢分析:重點不是設計

參考資料

  1. 石岡壩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石岡壩管理中心
  2. 三峽大壩建造原理曝光!陸網曝「該擔心1事」…竟不是潰堤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