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樱花
形态特征
乔木,高3-8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小枝灰白色或淡褐色,无毛。冬芽卵圆形,无毛。
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5-9厘米,宽2.5-5厘米,
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有渐尖单锯齿及重锯齿,齿尖有小腺体,
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有侧脉6-8对;叶柄长1-1.5厘米,
无毛,先端有1-3圆形腺体;托叶线形,长5-8毫米,边有腺齿,早落。
花序伞房总状或近伞形,有花2-3朵;总苞片褐红色,倒卵长圆形,
长约8毫米,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长柔毛;总梗长5-10毫米,无毛;
苞片褐色或淡绿褐色,长5-8毫米,宽2.5-4毫米,边有腺齿;
花梗长1.5-2.5厘米,无毛或被极稀疏柔毛;萼筒管状,长5-6毫米,
宽2-3毫米,先端扩大,萼片三角披针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
边全缘;花瓣白色,稀粉红色,倒卵形,先端下凹;雄蕊约38枚;花柱无毛。
核果球形或卵球形,紫黑色,直径8-10毫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中或栽培,海拔500-1500米
生境分布
长江流域各省。
性味
辛,平。[2]
野樱花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
种仁4~5钱,水煎服,早晚饭前各1次。
注意
忌食糖、葱、蒜、及酒。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