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野菰中藥名。為列當科植物野菰AeginetiaindicaL.的肉質莖、花或全草。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咳嗽,小兒高熱,尿路感染,骨髓炎,毒蛇咬傷,疔瘡。

目錄

形態特性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50)厘米。根稍肉質,具樹狀細小分枝。莖黃褐色或紫紅色,不分枝或自近基部處有分枝,偶爾自中部以上分枝。葉肉紅色,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0毫米,寬3-4毫米,兩面鄉七滑無毛。花常單生莖端,稍俯垂。花梗粗壯,常直立,長10-30(-40)厘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常具紫紅色的條紋。花萼一側裂開至近基部,長2.5-4.5(-6.5)厘米,紫紅色、黃色或黃白色,具紫紅色條紋,先端急尖或漸尖,兩面無毛。花冠帶粘液,常與花萼同色,或有時下部白色,上部帶紫色,凋謝後變綠黑色,干時變黑色,長4-6厘米,不明顯的二唇形,筒部寬,稍彎曲,在花絲着生處變窄,頂端5淺裂,上唇裂片和下唇的側裂片較短,近圓形,全緣,下唇中間裂片稍大。雄蕊4枚,內藏,花絲着生於距筒基部1.4-1.5厘米處,長7-9毫米,紫色,無毛,花葯黃色,有粘液,成對粘合,僅1室發育,下方一對雄蕊的藥隔基部延長成距。子房1室,側膜胎座4個,橫切面有極多分枝,花柱無毛,長1-1.5厘米,柱頭膨大,肉質,淡黃色,盾狀。蒴果圓錐狀或長卵球形,長約2-3厘米,2瓣開裂。種子多數,細小,橢圓形,黃色,長約0.04毫米,種皮網狀。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喜生於海拔200-1800m的土層深厚、濕潤及枯葉多的地方。常寄生於芒屬和甘蔗屬等禾草類植物根上。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本品長15-25cm,莖單一或近基部分枝,淡黃褐色或紫色;葉肉紅色,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0mm,寬3-4mm,光滑無毛,無葉柄[1]花生於花葶頂端,干時黑色。蒴果圓錐狀或長卵球形,長2-3cm,2瓣裂,種子黃色,橢圓形,多數。氣微,味苦,以體干,帶花序者為佳。

藥理作用

腫瘤作用。

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急性咽炎,咳嗽,小兒高熱,尿路感染,骨髓炎,蛇咬傷和疔瘡等[2]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尿路感染,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傷。」

視頻

野菰 相關視頻

大山里發現一棵《野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