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本位

中文名称:金本位

提出者: 牛顿

外文名: Gold standard

提出时间: 19世纪

概况: 知乎精选最新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1]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2] ;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3]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 。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5]

目录

特点

金本位

1.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6]

2.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7]

3. 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

4. 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5. 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

内容

1、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人,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表现

的高峰。

金本位

形式

金币本位制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年至1914年间。

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

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

金块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

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持有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成该国货币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

制国家的

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

限制

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1973年基本消失。

金本位

实行历史

牛顿最早提出这金本位制度[1]。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1717年著名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担任英国铸币局局长期间将每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在3英镑17先令10.5便士。1797年,英国宣布铸 币条例,发行金币,规定了含金量,银币处于辅币地位[2]。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19年又颁布条例,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

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由于当时

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

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英镑之所以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当时英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英国也是国际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重心,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也有人称之为英镑汇兑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典型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这个国际货币体系大约形成于1880年延续至1913年,它是在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币本位货币制

度之

后自发地形成的,其形成基础是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一些北欧国家和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组成)等实行的国内金币本位制。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都曾经停止黄金与纸币的兑换。到1913年底,英、法、美、德、俄五国占

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绝大部分黄金为少数强国所占有,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到1913年,全世界约有60%的货币用黄金集中于各国中央银行,各国多用纸币在市面流通,从而影响货币的信用,

而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政府支出急剧增加,大量发行银行券,于是银行券兑换黄金越来越困难,这就破坏了自由兑换的原则。在经济危机时,商品输出减少,资金外逃严重,引起黄金大量外流;各国纷

纷限

制黄金流动,黄金不能在各国间自由转移。由于维持金币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到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同时

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于是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

用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但其后受美

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金本位

崩溃

主要原因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第二,黄金存量在

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第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3]

影响

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对国际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为各国普遍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贷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

化。

2、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大体上是一致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比较稳定,汇率制度也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各国流通纸币后,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了,国际收支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

供求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汇率制度,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意义影响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了资

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金本位制下,汇率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各国央行有固定的黄金价格,从而货币实际价值稳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特权地位。

但是同时,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政策应付国内均衡目标的能力,只有货币与黄金挂钩才能保证价格稳定;货币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黄金生产不能持续满足需求,央行无法增加其

国际储备;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往往可能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而引起生产停滞和工人失业;给黄金出口国很大的经济压力。

金本位

涵义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所谓基本通货,是指一个国家的计价标准单位。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

有无限法偿力。

本位币可以理解为基准货币,货币其实就是一种万用商品,所以本位币就是衡量一般货币或者说一切商品的一个基准。例如金本位,就是以黄金这一金属作为基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我国现行的本位币是“人民

币”,而在过去,几乎所有文明的本位币都是“金”和“银”。

拿金银作为本位币的原因,最早可能是由于这两种金属稀有而且好看。按道理讲金、银说到底也就是比较稀有的金属,最多加上可以算是财富的象征,意义再高,也只是金属。反过来说并不一定非要把它们作为

本位币,我们也可以用铜、铁,包括纸币来作为本位币。但是在经济学方面,金、银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拿纸币作为本位币,这也无可厚非,但是纸币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可以滥发滥印的。货币的发行必须受到监管,滥发滥印会造成通货膨胀,这原因在前面我们也已经提到过。金、银作为本位币,他有两个其他

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优势,那就是稀少以及为所有文明所接受。稀少决定了金、银不容易滥发,而“为所有文明所接受”则确定了金、银广泛的流通性。所有的货币种类,无论英镑、美元、人民币,只要与金

银挂钩,就可以把汇率的比值稳定地确定下来。这也是过去很长时期内世界经济学的大体框架。

引申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

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平价。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它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在于:其一,金块本位制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规定纸币或银行券的含金

量,纸币或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黄金;其二,规定政府集中黄金储备,允许居民当持有本位币的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兑换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的相同处在于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没有铸币流通。但规定银行券可以换取外汇,不

能兑换黄金。本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率,从而稳定本币币值。

4、布雷顿森林体制。

各国政府将本币与美元挂钩制定兑换比率,这样使各国货币与黄金间接挂钩。在这种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中,美元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处在等价于黄金的关键地位。所以,这种制度又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

货币制度。

金本位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中银本位的历史要早于金本位。银本位制的运行原理类似于金本位制,主要不同点在于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其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一致。银本位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

复本位制

复本位制指一国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在复本位制下金与银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银本位制下一样,可以自由买卖,自由铸造与熔化,自由输出输入。

复本位制从表面上看能够使本位货币金属有更充足的来源,使货币数量更好地满足商品生产与交换不断扩大的需要,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的货币制度。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金银两种金属中市场价值高于官方确定比价的不断被人们收藏时,金银两者中的“贵”金属最终会退出流通,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这一现象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

币”的根本原因在于金银复本位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矛盾。

纸币本位制

1、纸币本位制又称作信用本位制,概由于从国家法律而论,纸币已经无须以金属货币作为发行准备。

2、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的是纸币和银行存款。

3、纸币给政府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活动创造了条件。

4、对纸币制度自实行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同的争论。

主张恢复金本位的人认为只有使货币能兑换为金,才能从物质基础上限制政府的草率行为,促使政府谨慎行事。赞同纸币本位制的人则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政

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以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介质选择

以金银以外的其他物质形式作为本位币有什么不可以吗?比如说我们国家现行的以人民币作为本位币的形式?理论上讲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实际存在问题。

对于金银本位最大的抨击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采用金银本位的话,那就意味着国家发行货币的量,将与国库内库存的金银存量挂钩。可问题在于社会进入急速发展期,必然导致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急速

提升,不发行足量的货币会导致通货紧缩制约经济。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国家购入相应数量的黄金白银,然后按比值发行货币。但同时我们要知道金银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国家没有购进相应数量的金银就发行货

币,那就相当于把货币贬值。货币贬值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可还有个特例,如果国家要应付的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战争,那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金银本位的地位也不像有的人想象中那么牢固,因为金银是可以掺假的。在过去那是够杀头的罪名,但如果犯法的是国王,那大家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既购不得相应数量的金银,又不货币贬值,国王们通

常会采取的折中办法,就是掺假以降低国库内金银的纯度以增加总量。但这种手法只能在自己国家耍耍,国外可不吃那么一套,所以实际在外汇市场,货币仍将贬值,这也是汇率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抛弃金银,以纸币作为本位币,必须找到金银的替代品。世界标准的本位币,大体可以认为是美圆,而美圆是与石油挂钩的。所以货币或者本位币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而以纸币作为本

位币抛弃金银,最大的问题在于纸币可以滥发滥印,如果货币的发行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管,所有人都逃不出通货膨胀的魔咒。

金银本位的时代,货币的发行由于要受到金银总量的制约,所以控制起来还比较容易。可取消金银本位之后,货币的发行成为了一个大难题,利益集团出于利益的考虑希望加大货币的发行量,并且他们可以以轻

度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这一事实作为理由。当银行业对外提供的贷款已经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时,危机就埋下了。国家不可能希望经济停滞,所以对银行业能拉一把就绝对不会放,这就导致了国家不

得不加大货币的发行量而造成通货膨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又不得不放出大量的国债吸引货币回流,为了支付发放国债产生的利息又不得不再度加大货币的发行量,这一恶性循环。简单地说,国家发放国债并不

是缺钱花,而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发放国债这一手法本身却又在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国家每年发放国债的数量就可以看成是这个国家通货膨胀程度的晴雨表。

我们可以把经济发展看成是一缸满满的水,通货膨胀造成的泡沫经济会使水溢出,国家发行国债可以看成是拿了个脸盆在收集溢出的水。脸盆也在不断换大,但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通货膨胀的速度远远高于

经济发展的速度,那么迟早会把脸盆也一起填满,到那时,就是经济崩溃的开端(甚至不需要人为制造通货紧缩以最终夺取国家核心资产的行动)。

控制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就控制住了这个国家的命脉。所以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本位币的选择,而在于国家自己控制住货币的发行权。

类型区分

本币

指的是某个国家法定的货币,除了法定货币之外其他的货币都不能在这个国家流通。如中国大陆唯一法定货币为人民币,所以这时我们也把人民币称为本币,但这种概念大多是用在汇市上的。除了本币之外其他

的都统称外币。

原币

本位币和原币都是相对的概念。

比如中国,规定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意思是说在国内的企业所有的财务报表都要用人民币来进行反应,方便统计、计划等宏观分析,也方便横向、纵向对比;

而原币则相对于本位币来讲,比如一家德国外资企业,老板是德国人,企业的财务报表当然要让德国老板看得明白,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德国马克来向老板汇报财务报表的,这个时候的德国马克在中国国内就被

看作原币。

主币

又称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它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单位。主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主要用于大宗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的需要。主币在一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同样的情况如果到了德国,则马克成了本位币,而人民币则成了德国人眼中的原币。一般情况下,国内的外资企业在向国内的一些政府机构上报统计报表的时候,都要换算成本位币的报表。

人民币除了有主币和辅币之分外,还有一种为纪念币。所谓纪念币,是国家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根据特殊需要,有选择、有控制地发行的铸币。

外币

是指在一个官方的货币区域内所使用的一种其它货币或者利用一种其它货币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外国货币”的简称,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它常用于企业因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

对外结算业务中。

辅币

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它的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镍及其合金等贱金属铸造,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辅币一

般是有限清偿货币,即每次交付的辅币数量有一定限制,超过限额,收方可以拒收。不少国家规定辅币和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清偿的能力,我国采取了这种做法。

1、将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通货)可以区分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

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2、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国家规定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允许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的国家,对于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不准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

府指定的机构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

3、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仅具有限法偿性,但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其铸币收入是国家财

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当代纸币条件下,辅币与贱金属铸造的主币经常标示国家名称或者可以体现国家权威,但与历史上金属货币体系中将主币与辅币铸造发行权分别授予不同部门比较,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

义。

视频

什么是金本位(简单易懂)上传于 2020-03-19

关于金本位你所不知道的上传于 2018-09-15

民国二十一年双帆下三鸟金本位一角上传于 2019-06-06

中俄等19国亮剑美元后, 幕后推手已出现, 美国终于提出退回金本位

上传于 2018-11-07

近代中国为何错过了金本位? 原因令人深思上传于 2017-05-1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