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龜頭砲臺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數位島嶼

基本資料

種類    國定古蹟

別稱    天南砲臺、金龜頭礮臺

登錄類別  關塞

公告日期  民國九十年(2001年)11月21日

地理位置  馬公市馬公段2664、2664-3地號

金龜頭砲臺別稱天南砲臺金龜頭礮臺,於民國九十年(2001年)11月21日公告為國定古蹟。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是拱衛清朝澎湖廳城的砲臺之一,舊砲臺具體創建時間不明,清朝第一次修建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左右,不過目前保留者為光緒十三年(1887)建的金龜頭新式砲臺。[1]

目錄

歷史沿革

  • 金龜頭砲臺是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兵部特准福建總督覺羅滿保所奏而修建之明朝遺留之十二座砲臺之一,後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再修。直到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中,《法軍侵臺始末》記載說金龜頭舊砲臺與新城砲臺是澎湖廳諸砲臺中火力最強者,但後來因為彈藥庫被法國軍艦擊中而失去作戰能力。
  • 臺灣建省之後,首任巡撫劉銘傳加強防務,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廣建新式砲臺,而在澎湖一帶則由總兵吳宏洛新建砲臺四座,即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拱北砲臺金龜頭砲臺
  • 而在金龜頭砲臺這裡配備了7吋、10吋、12吋口徑的阿姆斯特朗大砲各一門。
  • 但在1895年3月23日日軍從澎湖島東側裡正角海岸上陸,避開了金龜頭、西嶼西臺、西嶼東臺的火力攻佔了澎湖廳城,位在城西的金龜頭砲臺也隨之淪陷。
  • 當時西嶼東砲臺清軍一度持續砲擊澎湖廳城內外日軍據點,但在3月25日14:00左右日軍修復金龜頭砲臺後開始砲轟西嶼東臺,16:00清軍將西嶼東臺大砲重要配件拆除後撤離澎湖,日軍自此完全控制澎湖。
  • 日治時期,該砲臺曾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5月20日到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9月15日期間重修,改稱天南礮臺,工事總監為支部長工兵少佐柴恆房,主任官為技手石川義仙、菅野外三郎、杉野中造。
  • 二次大戰後一度成為中華民國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天南營區(通信營)所在地,後來軍方釋出此地移交給澎湖縣政府
  •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於2013年9月25日,將美製M1式40mm高射炮1門安置於金龜頭砲台,因國軍早期從於此架設此型號高射炮,後因整備汰廢而移出,所以縣政府文化局向國防部提出要求,經國防部同意後,將其從南投集集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安全運抵並安座[2]

視頻

台灣真美 澎湖金龜頭炮台
【澎湖縣政新聞】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砲台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