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尾鷸
針尾鷸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Gallinago stenura 目/科/屬 鴴形/鷸/田鷸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27-29cm/82-164g |
別名:針尾沙錐、針尾鷸田鷸,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長直、肉褐色、先端漸層黑。腳黃綠色。
- 成鳥
- 體型較小且圓胖。頭央線、眉線、頰及喉淡乳黃色。黑褐色細過眼線,嘴基過眼線較窄。頰有黑褐色斑。
- 背及肩羽暗褐及棕褐色,外側羽緣皮黃色較寬,內側窄。尾羽24至28枚,以26枚最常見。
- 頸、胸黃褐色,有黑色縱斑。腹至尾下覆羽白色,脇淡褐色,有黑褐色橫斑。
- 三級飛羽及大覆羽暗色橫斑則較淡色寬。停棲時,初級飛羽較三級飛羽長 ,尾羽超出翼尖甚多。
- 亞成鳥肩羽的外側羽緣較窄、較白,三級飛羽暗色橫斑呈不規則狀。
- 飛行時,翼下覆羽較暗,無白翼帶,次級飛羽後緣白色不明顯。腳超出尾羽端較長。
目錄
棲地&習性
在繁殖季節於水田、沼澤、河岸等濕地,比較青睞稍微乾燥的地區。
外形、大小及棲地環境與驚飛時行為均似田鷸,但飛行路徑較短且較低,偏好稍乾棲地。
飲食包括軟體動物,昆蟲及其幼蟲,偶爾還有甲殼類動物,種子和其他植物。
繁殖
產於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大概是一夫一妻制。飛行表演通常是單獨的,但顯然可以由一群人表演,在上面大圓圈飛行。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驚飛時,發出 「呱」聲,音調低且小聲。
外觀相似性
中地鷸體型較大且笨重,羽色較暗,肩羽外側羽緣略寬。停棲時初級飛羽比三級飛羽長,尾羽亦比翼尖超出甚多。
大地鷸體型較大且笨重,臉較白,嘴較長,肩羽外側羽緣較寬。三級飛羽及大覆羽略帶灰色調比長,尾羽亦比翼尖超出甚多。
分佈
NC&E俄羅斯,從烏拉爾山到西伯利亞和特蘭巴卡利亞,再到鄂霍次克海。從印度次大陸和馬爾代夫到印度支那的冬季,再到中國東南部和台灣,從南到菲律賓和西拉的小桑達斯;在沙特阿拉伯,非洲東部和阿爾達伯拉群島以及澳大利亞西北部,也發現了少量不規則的動物。[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pintail snipe,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