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峰齒鯊
鋸峰齒鯊 |
---|
學名 Prionace glauca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英文名 Blue whaler 別名 Carcharhinus macki、大青鯊 水沙、大翅沙、鋸峰齒鮫、 爛沙(臺東)、水鯊、大藍鮫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400 cm |
分類 |
綱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目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科 真鯊 Carcharhinidae 屬 鋸峰齒鯊 Prionace |
鋸峰齒鯊,體呈紡錘型,軀幹頗修長。頭窄而縱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長而呈拋物線狀。眼大,圓形,眼眶後緣不具缺刻,瞬膜發達。前鼻瓣短而呈寬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唇溝短,通常僅侷限於口角部位。口裂寬大,深弧形,口閉時下頜齒不明顯露出;上頜齒寬扁三角形,外緣凹入,邊緣具明顯鋸齒,齒尖稍外斜,無小齒尖;下頜齒較窄長而直立,邊緣具鋸齒。
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遠在胸鰭基底之後,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狹長,後緣凹入,外角尖突,內角圓突,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部;尾鰭窄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
體背側深藍色;腹側白色;體無任何色斑。胸及臀鰭之鰭尖暗色。[1]
目錄
棲地環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350公尺
棲息於大洋上層大型鯊魚,偶可見於沿海水域,曾有報導出現於河口區。一般皆在水表面活動,胸鰭開展,背鰭及尾鰭上葉會露出水面,緩慢游動。性兇猛,活動力強,對人們具有主動攻擊的危險性。主要以硬骨魚類、甲殼類、頭足類、海洋哺乳類、海龜、海鳥、大洋性蟹類等為食,甚至垃圾等。[2]
分佈
在溫帶和熱帶水域。西大西洋:加拿大紐芬蘭至阿根廷。中大西洋。東大西洋:挪威到南非,包括地中海。西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東非至印度尼西亞,日本,澳大利亞,新喀裡多尼亞和新西蘭。東太平洋:阿拉斯加灣至智利。可能是范圍最廣的軟骨魚。高度遷徙的物種,1982年《海洋法公約》附件一。台灣分布東部、東北部。[3]
繁殖
胎生,一胎可產下4-135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35-44公分。 具有擁抱的獨特配對。出生時約35-44厘米。妊娠期為9到12個月(參考244)。性二態性在成熟和成年女性的皮膚厚度中很明顯。[4]
保育
近危(NT) ;評估日期: 2005年10月1日
視頻
參考文獻
- ↑ 鋸峰齒鯊,fishdb.sinica.edu.tw
- ↑ 長鰭真鯊,fishdb.sinica.edu.tw
- ↑ Prionace glauca,fishbase.se
- ↑ Prionace glauca,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