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鱗蝰
鋸鱗蝰(學名:Echis carinatus)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鋸鱗蝰屬下的一種毒蛇,主要分布於中東及中亞地區,尤其是印度次大陸一帶。
鋸鱗蝰是印度四大毒蛇之一,亦是四者中體型最細小的。前共有5個亞種已被確認。
目录
特徵
鋸鱗蝰體長約為38至80公分,但一般而言較少長越60公分。頭部與頸部有明顯的分野,鼻端圓短,鼻孔分布在三片鱗片上,額冠鋪滿細碎的尖刺狀鱗片,部分鋸鱗蝰擁有明顯較為大片的眶上鱗。眶邊鱗片約有9至21片,上唇鱗(為數10至12片)與雙眼間有1至3組鱗片,第四片一般較大片,眶下鱗則有10至13片。
身上的背鱗有25至39組鱗片,成尖刺狀,鱗片末梢有小孔。兩側鱗片呈鋸齒狀排列。腹鱗約有143至189組,鱗緣較圓滑,將整個蛇腹覆蓋。尾下鱗為單片結構,為數約21至52組,肛鱗亦只有1片。
鋸鱗蝰的身體顏色以灰色、橄欖色或棕色為基調,背部及兩側有多種顏色的變化,但多數伴隨著白色的小斑點,鱗緣呈深棕色。身體背側有波浪形的白色帶紋縱向地分佈。頭額位置有白色的十字架狀或三叉狀的斑紋,雙眼至下顎一帶亦有傾斜狀的白色帶紋。腹部呈白色或粉紅色,間中或有棕色小斑點。
地理分布
鋸鱗蝰主要分布於亞洲,尤多於印度次大陸,其分布地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及巴基斯坦。另外,鋸鱗蝰亦分布於中東的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拉克及伊朗西南部。中亞地區的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尼斯坦及塔吉克斯坦亦有相當分布量。[1]
棲息
生態行為
鋸鱗蝰多於夜間或天色微明的時份活動(雖然也有發現鋸鱗蝰亦會於日間活動),日間時鋸鱗蝰多會在洞穴、岩間躲藏起來。而居於沙地的鋸鱗蝰,則會將身體稍為潛藏在沙土中,只將頭部露出。
在雨天過後,或潮濕夜間,鋸鱗蝰將處於最活躍的狀態。牠們亦會於矮樹叢或灌木林間攀移往來,有時更會攀至離地兩米之高。在雨天時有八成的鋸鱗蝰都會躲進矮樹林間,曾經有人發現過一群不下於20條的鋸鱗蝰集中地攀附在一株仙人掌或矮樹之上。
鋸鱗蝰是造成最多蛇咬個案的品種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外表不易被發覺。 當處於戒備狀態時,鋸鱗蝰會擺出一副獨特的姿態:將身體蜷曲成數重緊壓的圈狀,並將頭部置在正中間,讓全身的肌肉蟄伏並保持彈性,準備隨時作出強烈的咬擊(參見附圖)。
鋸鱗蝰常採用側行式移動(詳見「蛇行」),讓牠能於快捷移動的同時隨時保持靈活及警覺。牠們能以直線式作移動,但由於牠們常身處於沙漠地帶,因此較常以側行式活動。而且使用側行式移動時,鋸鱗蝰的身體只有兩點會接觸到地面(作為力點而向外拋出的頭部,以及身體上作為支撐點的最強肌肉群),這樣可避免身體被高溫的地面所灼傷。在鋸鱗蝰分布地的較北地區,由於天氣普遍較為寒冷的關係,冬天時鋸鱗蝰可能會進入冬眠狀態。
參考文獻
- ↑ Snakes and Spiders at Black Five. Accessed 6 January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