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安祠
歷史
依當地人莊美奉轉述耆老之言,乾隆年間先民入墾大崙,建立土地祠以祈求神明把守水源。1919年重建此廟時,地方流傳當時請觀音菩薩挑建廟日,該日卻在曆法上屬於三煞大凶。到了此日時,出現官府出巡用的樑傘以及隔壁村落進香過境的樑傘,還有一名鹿港人要去員林買鼎,這三件事被稱為「2樑1銅」,村民認為化解了大凶。
後來,廟新落成後沒多久,在廟宇屋頂的主樑長出榕樹,多年來樹根沿著錫安祠的外牆攀爬,將廟包住,遂被稱為「樹包廟」。舊廟只有三坪,高也只有二公尺半,到1961年時,該榕樹的氣根已經把整個廟頂佔滿。村民們擔心把樹砍了會對神靈不敬,於是繼續讓樹和土地公廟共存。當地還傳曾有一名地理師路過當地,看到榕樹的氣根直接伸展到地面,斷言象徵大崙人會都能有自己的田地,不久久開始實施三七五減租,居民們都有自己的土地,生活也改善。
1965年,民眾集資興建現在的新廟,仍然保留被樹根包住的舊廟。廟內除主祀奉福德正神外,還供奉五穀大帝。2006年,莊美奉在縣政府名為「大家來寫村史」的計畫協助下,出有《樹包廟傳奇》一書,講述大崙村的故事。2011年,國際森林年,林務局公布從各縣市選出最具特色的一百株老樹,介紹風空開山伯公樹、鶴岡千年鶼鰈老樹等,也包含此土地公廟的榕樹,當時報導樹高約14公尺。
附近俗稱「公館底」的大崙村二巷21之1號內,則還有一棵被視為樹神的老榕樹。此外,在嘉義縣民雄鄉東榮村嘉雄陸橋下,也有俗稱為「樹包廟」的鎮南宮。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