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欽倫秀[1]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外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肝外科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及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腫瘤靶分子專科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肝癌組組長、國家自然基金委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及"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獲得者。在肝癌外科治療、轉移復發防治等有突出成績。

欽倫秀
出生 1966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知名於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及"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獲得者。在肝癌外科治療、轉移復發防治等有突出成績。
知名作品現代肝臟治療-理論與進展
中國普通外科雜誌
現代肝臟病學

目錄

人物介紹

欽倫秀,男,1966年9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肝外科副主任。1987年臨床醫學系本科畢業,1990年獲碩士學位(肝膽外科),1993-1996年師從著名肝癌外科專家湯釗猷院士,獲博士學位。1999-2000年先後在美國國立衛生院(NIH)及香港大學進修並進行合作研究,2001年破格晉升正高級職稱並晉升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及"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資助對象。現為中華醫學會全國肝臟外科學組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腫瘤靶分子專科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肝癌組組長、國際癌轉移研究協會會員、上海市青年醫學專家聯誼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專家評審組專家成員,上海市科技創新團隊(肝臟系統生物學)主要成員。World J Gastroenterol、中華肝膽外科雜誌、腫瘤、癌症等多本英、中文雜誌的編委,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J Exp Clin Oncol, Chin Med J, HBPD INT, The Chin-Germ J Clin Oncol, 以及中華外科雜誌等多本英、中文雜誌審稿人或通訊編委。

目前承擔國家"863"重點專項子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大項目、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大項目、上海市醫學發展基金重點項目及復旦大學Med-X基金重大項目等研究。

個人發展

欽倫秀同志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努力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業務能力。表現出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嚴謹求實、艱苦奮鬥、奮發向上的優良作風。他具有較強的臨床及科研業務能力、開拓創新意識。能獨立完成各種臨床醫療工作,並承擔本專業的理論教學及重大科研項目,同時兼任研究所科研秘書,協助所領導進行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及學科建設等工作,負責起草多項重大項目的論證報告及總結,對本學科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有較全面的認識。欽倫秀同志是我肝癌研究所的年輕骨幹及後起之秀,是難得的外科臨床與基礎研究兩手都能勝任的年輕人才,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已成為肝癌研究所梯隊接班人培養對象。 值得提出的是作為一名優秀的臨床外科醫生,他在完成繁重的肝臟外科臨床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從事肝癌復發轉移的基礎研究。力求基礎與臨床工作的完美結合。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復旦大學Med-X融合基金重點項目"、"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大項目"及"上海市醫學發展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重大項目的研究,是"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資助對象。在國外發表多篇論文(包括國際著名雜誌CancerResearch),其中部分論文分別獲得上海市和全國優秀論文獎,並應邀在全國腫瘤及肝癌等多個學術會議作專題報告。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及"明治乳業生命科學優秀獎"等多項獎勵。

除臨床與科研工作外,欽倫秀同志還積極參加醫學本科生、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肝癌臨床、消化病)的教學及組織實施工作。進修醫師及低年醫師的培養。現為碩士生導師,並協助其他教授培養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其清晰的科研思路、敏捷的洞察能力,對研究生有很好的啟迪。

此外,他還擔任肝癌研究所的科研秘書及"211工程"重點學科-腫瘤學的學科秘書等工作,積極參與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及學科建設工作,負責起草了多項重大項目的論證報告及總結。表現出較強的組織能力及較廣的知識背景。

工作經歷

臨床工作 每年獨立完成各種肝臟外科手術100餘例。能主持一個小組的臨床工作,獨立完成各種常規手術及處理各種疑難問題,能勝任包括肝門區肝癌切除、半肝及三葉切除、復發再切除、及肝臟與其它臟器聯合切除等難度較大手術,表現出較強的臨床工作能力。醫德醫風優良,多次收到病人的表揚。曾獲中山醫院優秀青年醫師獎。

兼管"上海中山455醫院肝腫瘤診療中心"的業務工作,每周進行查房、病例討論及業務學習。並開展手術、介入(放射及超聲)等綜合治療。

教學工作

欽倫秀同志承擔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本科生的外科學理論課教學(肝臟腫瘤)及兩個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肝癌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肝臟疾病臨床進展學習班)的理論講座、臨床手術示教等工作。在教學工作中能根據不同對象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能將課本的基礎知識與最新的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有機結合,受到學員們的廣泛好評。現為碩士生導師,目前在讀研究生1名。並協助其他教授培養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其清晰的科研思路、敏捷的洞察能力,對研究生有很好的啟迪。目前,以課題合作的方式已選送1名博士生去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1名博士生去美國國立衛生院國立癌症研究所、1名博士生去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工作學習。

參與多名低年住院、主治醫師及進修醫師的臨床帶教。

科研工作

1.主持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承擔科研項目7項: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染色體8p等位基因缺失譜及其與肝癌轉移的關係(C30000075)(第一負責人,2001-2003,18萬元)

(2)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染色體8p等位基因缺失譜及其與肝癌轉移的關係(第一負責人,2001-2003,9萬元)

(3)復旦大學Med-X重點項目:肝癌轉移機制的分子遺傳學研究(負責人,2001-2003,80萬元)。

(4)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惡性腫瘤發生與發展的基礎性研究項目子課題:肝癌侵襲性與血管形成的機理及其分子特徵的研究(第三負責人,1999-2002,150萬元)

(5)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大項目:肝癌轉移的分子機制及干預治療的實驗研究(副組長兼秘書,1998-2000,130萬元)。

(6)上海市醫學發展基金重點項目-腫瘤共性問題研究:腫瘤復發轉移預測指標的優化及其臨床應用(第二負責人,1998-2001,150萬元)

(7)上海醫科大學校基金:肝癌預後指標的研究(第一負責人,1999-2002,2萬元)

作品與榮譽

主要論著 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18篇,5篇在國外雜誌發表,1篇在CancerResearch,SCI收錄6篇)。參與4本專著編寫。

[1999-2001年發表論文目錄]

1.QinLX,TangZY,ShamJST,etal.Theassociationofchromosome8pdeletionandtumormetastasisin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ancerRes1999;59:5662-5665.

2.QinLX,TangZY,YeSL,etal.Chromosome8pdeletionisalsoassociatedwithmetastasisof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whencomparisonwasmadebetweenhighandlowmetastaticmodels.JCRCO2001(inpress).

3.QinLX,TangZY,BuW,etal.Effectofantiangiogenicagentsonexperimentalanimalmodelsofhepatocellulacarcinoma.AnnAcadMedSingapore1999;28:147-151.

4.WangL,TangZY,QinLX,etal.High-doseandlong-termtherapywithinterferon-alphainhibitstumorgrowthandrecurrenceinnudemicebearing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xenograftswithhighmetastaticpotential.Hepatology2000;32:43-8

5.LiXM,TangZY,QinLX,etal.Serum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isapredictorofinvasionandmetastasis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JExpClinCancerRes1999;18:511-517

6.ZengZC,TangZY,WuZQ,MaZC,FanJ,QinLX,ZhouJ,WangJH,WangBL,ZhongCS.PhaseIclinicaltrialoforalfurtulonandcombinedhepatic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andradiotherapyinunresectableprimarylivercancers,includingclinicopathologicstudy.AmJClinOncol2000;23:449-454.

7.PineauP,MeddebM,RaselliR,QinLX,etal.EffectofTTvirusinfectiononhepatocellularcarcinomadevelopment:ResultsofaEuro-Asiansurvey.JInfectDis2000;181:1138-1142

8.TangZY,ZhouXD,LinZY,BHYang,MaZC,YeSL,WuZQ,FanJ,YKLiu,KDLiu,QinLX,TianJ,SunHC,HeB,XiaJL,QiuSJ,ZhouJ.Surgicaltreatment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relatedbasicresearchwithspecialreferencetorecurrenceandmetastasis.ChinMedJ1999;122:887-91

9.欽倫秀,湯釗猷馬曾辰,等。肝癌轉移機制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中國普通外科雜誌2001;16:45-48。

10.欽倫秀,馬曾辰,湯釗猷,周信達,吳志全,葉青海,孫惠川。肝細胞癌合併膽管癌栓的診斷與治療(附16例報告)。中華腫瘤雜誌2000;22:418-420.

11.欽倫秀,湯釗猷,馬曾辰,等。肝臟局灶性結節樣增生誤診為肝癌8例報告.中華腫瘤雜誌1999;21:21

12.湯釗猷,欽倫秀,孫惠川,周儉,王魯,林芷英,馬曾辰,葉勝龍,吳志全。肝癌復發轉移的研究。中華普通外科雜誌2000;15:517-520。

13.牛旗,湯釗猷,陳俐,馬曾辰,欽倫秀,張連海。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是預測肝細胞癌根治性切除術後轉移復發的潛在指標。中華外科雜誌2000;38:637。

14.黃剛,馬曾辰,欽倫秀,孫惠川,湯釗猷。肝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中華外科雜誌2000;38:588。

15.林芷英,任正剛,夏景林,陳漪,吳曉鳳,馬曾辰,葉青海,欽倫秀,孫惠川,湯釗猷。原發性肝癌根治切除後介入治療對復發防治的療效評價。中華腫瘤雜誌2000;22:315-317.

16.葉青海,湯釗猷,馬曾辰,吳志全,樊嘉,欽倫秀,等。肝臟局灶性結節樣增生與AFP陰性肝細胞癌的鑑別診斷。中華肝臟病雜誌2000;8:136-138.

17.牛旗,湯釗猷,馬曾辰,陳俐,欽倫秀,張連海。血管內皮細胞因子是預測肝細胞癌患者術後轉移復發的潛在指標。中華實驗外科雜誌1999;16:493-494.

18.周信達,湯釗猷,餘業勤,馬曾辰,吳志全,樊嘉,欽倫秀。肝癌外科40年回顧。中國臨床雜誌1999;6:112.

19.余耀,周信達,湯釗猷,任正剛張博恆,馬曾辰,吳志全,樊嘉,欽倫秀。肝動脈插管和結紮腫瘤不能切除肝癌的評價。中國臨床醫學1999;6:118

20.欽倫秀:與肝癌侵襲性相關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生長因子受體。湯釗猷主編《原發性肝癌》(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21.欽倫秀:原發性肝癌的診斷與鑑別診斷。湯釗猷,楊秉輝主編《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療常規(原發性肝癌分冊)》,中國協和醫大北京醫大聯合出版社,1999。

22.欽倫秀:原發性肝癌。王吉耀主編《現代肝臟治療-理論與進展》,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

23.欽倫秀,等:肝臟腫瘤。王寶恩主編《現代肝臟病學》,2001(出版中)

24.應邀在全國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報告:

(1)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腫瘤學術會議(1999年,北京)

(2)第四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1999年,成都)

(3)2000全國腫瘤大會-癌轉移專業會議(2000,年北京)

獲獎情況

(1)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肝癌侵襲性分子水平相關因素及其潛在臨床意義的研究,2000年,第1完成人)

(2)明治乳業生命科學獎優秀獎,2000年。

(3)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資助對象,2000年。

(4)上海市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Theassociationofchromosome8pdeletionandtumormetastasisin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2000年(第一作者)。

(5)全國學術會議優秀論文(肝癌轉移的分子機制),2000年。

(6)"湯釗猷-上海建行獎"肝癌診療優秀論文一等獎(2000年)。 (7)第八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創新獎(2015年

社會貢獻

【海上名醫譜】欽倫秀:持之以恆探索,只為幫肝癌患者解除「懸在頭上的利劍」 「每名肝癌患者頭上,仿佛都懸着一把利劍,隨時擔心會掉下來。我就是幫助他們解除這要命的『利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外科主任欽倫秀教授,從醫20餘年,始終致力於肝癌轉移復發研究。就在不久前,好消息傳來:他帶領團隊在原來建立、驗證、優化肝癌轉移復發預測模型基礎上,已完成試劑盒的開發和製備,並通過質量檢驗,正在申報批准中。

「有了這個試劑盒,我們就能精準算出每名肝癌患者術後的轉移、復發。」欽倫秀說,「轉移復發概率較低的患者,大可以放下心理包袱,定期隨訪即可;概率較高的患者,我們可以有的放矢設計預防方案,最大程度控制病情發展。」 左手技術、右手學術

雙棲發展破解肝癌轉移復發

欽倫秀教授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肝癌學家湯釗猷教授,「老師的嚴謹治學,始終是我的榜樣。他更以『技術與學術』雙棲發展要求,臨床醫生擁有科研思維,正是時代的要求。」

我國是肝癌大國,人群中發病率高達30/10萬人,每年新發肝癌患者有3500至4000餘例。擺在肝癌患者面前的選擇,其實並不多,臨床僅有20%的患者具有手術指征,余者就診時已不具備手術條件。肝癌術後轉移、復發率更是高達50%至60%。

經典理論認為,腫瘤早期不會轉移,只有在晚期才會發生轉移。欽倫秀在無數次臨床實踐中,卻發現,這一「經典」無法解釋很多實例:一些看似兇惡的大腫瘤,徹底切除後卻不會轉移復發;另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腫瘤,早期就開始廣泛轉移。

從臨床找到的問題,按圖索驥引發科研興趣,他帶領團隊,深入研究後發現無轉移、有轉移兩類腫瘤的基因表達譜有很大差別,自此首次揭示「肝癌轉移能力始於原發瘤,受環境因素影響而改變」,並榮膺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這也是少有的以外科醫生為主要成員榮獲的獎項。

科研成績斐然的「原點」

只想當治病救人的好醫生

在醫學界,欽倫秀教授的科研能力有目共睹。他直言,很多時候,科研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為了科研而科研,為了論文而論文,成果反倒並沒有太大的生命力。

兒時,欽倫秀的夢想是當偉大的數學家,一次意外導致「撕脫性骨折」,那時恰好馬上要高考了,身體恢復後他在填報志願時,將所有的志願都填成醫學院。時至今日,他始終強調,「我的目標很單純,只是想做一名好醫生,為肝癌患者解決病痛的好醫生。」

這些年來,無論是練技術還是做科研,當一名好醫生的初衷未變。當看到很多肝癌患者術後服藥易發生耐藥、轉移復發時,欽倫秀帶領團隊,從問題入手,仔細研究為什麼會產生獲得性耐藥,持續4年醞釀出令人驚喜的碩果:團隊揭示了術後患者耐藥的原因、同時設計出雙功能小分子藥物,並通過動物實驗,有望今年完成成果轉化。

業內專家一致評價:未來,這一我國自主創新藥物將扭轉肝癌轉移患者治療束手無策的局面,有助於延長大量肝癌復發患者的生存時間。

從「床旁」到實驗室的研究、再返回「床旁」,基於肝癌患者實際需求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斐然成績。團隊發現肝癌細胞中,高爾基體相關蛋白GOLM1有可能成為肝癌轉移的潛在標記和治療標靶,研發針對GOLM1的抑制劑,將可控制肝癌轉移。這一成果已發表在相關領域頂級刊物《腫瘤細胞》(《Cancer Cell》上影響因子23.3);《Cancer Cell》和《腫瘤發現》(《Cancer Discovery》影響因子19.78)為研究配發專門述評,「來自華山醫院欽倫秀教授團隊的研究,為腫瘤轉移防治提供了新的干預靶點。」

不要輕易對患者說「不」

家庭重拾幸福是對醫者最大寬慰

「欽醫生,不知您還記得我妹妹嗎?十幾年前,您救了她,現在她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年初,欽倫秀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腦海里飛快轉起,十幾年前,才剛讀研一的女學生樂樂(化名)被查出肝癌,手術難度相當大,多家醫院委婉拒絕,全家陷入無限絕望。欽倫秀沒有對這家人說「不」,他用精湛的手術技藝,挽救了女孩性命,為全家帶來希望與光明。

不要輕易對患者說「不」。這一原則,貫穿在他治療全過程。為了這個承諾,他付出了很多很多。「白天開刀查房,晚上夜深人靜時,才是我真正的思考時間。」欽倫秀說。他愛小提琴曲子、喜歡寧靜的輕音樂,開啟燈光、聆聽音樂,然後大量翻閱文獻書籍、批改論文,這幾乎每晚生活寫照。 學生朱文偉眼裡,老師一絲不苟、嚴謹治學,每次手術、每篇論文都非常仔細認真的指導。在欽倫秀的嚴格指導下,而今的華山醫院外科團隊,才俊已茁壯成長,以王正昕、陳進宏、項建斌、蒿漢坤、陳浩、史偉浩等為代表的一批年輕教授,已在國內外學術講壇頻頻亮相。以小兒肝移植為例,微創取供肝成為華山醫院的一大亮點,取肝時間比國際先進水平縮短一半,僅耗時200分鐘。

「一年到頭,大年初一我會給自己放個假,其他時間都給了工作。」說時,欽倫秀無怨無悔,「這一行,成就感也是其他人無法企及的。最大的欣慰就是通過努力給患者帶來希望、幫患者家庭重拾幸福美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