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南區
欽南區屬廣西欽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位置,北距首府南寧100公里,瀕臨北部灣,東連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擁欽州港,是欽州市的轄區。是一個集臨海工業園區、濱海文化旅遊勝地、廣西沿海交通樞紐、大西南最近接海點等眾多功能與優勢於一身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城市中心區。
至2013年底,欽南區總面積2255平方公里,人口56萬,轄12個鎮、1個華僑農場和4個街道。
2013年欽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9.4億元,同比增長14%,總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財政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稅收收入4.3億元,占財政收入的80%,稅收比重排名第一。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7.1億元,同比增長41.3%,總量和增幅排名第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2.4億元,同比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排名第一。
外貿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49%,增速排名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444元,同比增長9.9%,總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8544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排名第一。2018年12月13日,欽南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目錄
歷史沿革
欽南區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歸屬秦設象郡所轄。漢朝至晉朝時期,欽州屬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設末壽郡,這是欽州的最早建制。梁代設安州。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易名欽州,取「欽順之義」。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寧越郡為欽州總管府,元改為欽州路,明初改為欽州府,民國年間改為欽縣,屬廣東省欽廉專署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省設欽廉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改隸廣西省,1955年復隸廣東省,曾一度合併到湛江專區。1965年7月再隸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欽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1983年10月劃出北海市。1985年,防城港從防城縣分出,成立自治區轄防城港管理區。1987年7月劃出合浦縣歸北海市管轄。1994年6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欽州地區,設立地級欽州市。
1994年6月28日由欽州市析出成立欽南區。1997年1月,欽州港經濟開發區成立並從欽南區析出。2001年,麗光華僑農場劃入欽南區。2003年9月撤銷欽城管理區,並歸欽南區。
1994年6月28日,國務院(國函62號)批准同意撤銷欽州地區、欽州市,設立地級欽州市。欽州市新設欽北區、欽南區。欽南區轄欽州、沙埠、康熙嶺、尖山、久隆、黃屋屯、東場、犀牛腳、大番坡、龍門港1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欽州鎮。
1996年,欽南區面積2214平方千米,人口約50萬人。轄13個鎮:欽州鎮、尖山鎮、沙埠鎮、大番坡鎮、久隆鎮、那麗鎮、那彭鎮、那思鎮、東場鎮、犀牛腳鎮、龍門港鎮、黃屋屯鎮、康熙嶺鎮。區政府駐欽州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欽南區總人口508922人。其中:向陽街道36761人,水東街道25308人,文峰街道48198人,南珠街道54502人,沙埠鎮26799人,康熙嶺鎮35289人,黃屋屯鎮38997人,尖山鎮19353人,大番坡鎮14304人,龍門港鎮8412人,犀牛腳鎮55985人,久隆鎮28531人,東場鎮14795人,那麗鎮37605人,那彭鎮32178人,那思鎮21406人,欽州港10499人。
2003年,欽南區轄4個街道、12個鎮:向陽街道、水東街道、文峰街道、南珠街道、沙埠鎮、康熙嶺鎮、黃屋屯鎮、尖山鎮、大番坡鎮、龍門港鎮、犀牛腳鎮、久隆鎮、東場鎮、那麗鎮、那彭鎮、那思鎮。
201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75號)批覆同意調整欽州市欽南區與欽北區部分行政區域界線,將欽南區管轄的向陽街道辦事處沙坡社區、永福社區,南珠街道辦事處白水塘社區、北營社區,水東街道辦事處小江社區、山塘社區劃歸欽北區管轄。
行政區劃
欽南區轄4個街道、12個鎮,共有22個居委會、142個村委會,1976個村民小組。
向陽街道:沙坡、永福、新興、城中南4個社區。 水東街道:東南、五里橋、小江、山塘4個社區。 文峰街道:東風、江濱、中山、三宣堂、文昌、新隆6個社區。 南珠街道:城西、北營、白水塘、高嶺4個社區。 沙埠鎮:高嶺社區;大石古、下南山、大嶺、沙寮、油路、橋坪、海棠、沙埠、田寮、分界、坭橋、望埠、平銀、油埠、明天移民新村15個村委會。 康熙嶺鎮:傍欽、高沙、西圍、新平、詩家、白雞、板坪、橫山、長坡、團和、新營、新南12個村委會。 黃屋屯鎮:黃屋屯鎮社區委會;一屯西、一屯安、一屯勝、一屯利、加其、一屯北、大沖、一屯光、一屯南、金竹、圩埠、田寮、塘營、一屯顯、西顯、料連16個村委會。 尖山鎮:尖山鎮村委會;西溝、黃波豕、穀倉、九鴉、黎頭咀、排榜6個村委會。 大番坡鎮:沙坡、葵子、大番坡、青龍、板橋、大窩口、六村、深坪、茅坡、辣椒槌、亞路江、水井坑12個村委會。 龍門港鎮:東村、南村、西村、北村、果子山5個村委會。 久隆鎮:久隆鎮社區;久隆、黎屋、沙田、丁屋、高橋、水鋪、新明、平新、那慶、白鶴、青草、大嶺、高明、新圩、石安、細嶺頭、荷木17個村委會。 東場鎮:關塘、六加、高塘、東場、英窩、白木、上寮7個村委會。 那麗鎮:那麗鎮社區;那麗、充包、殿艮、蘆荻竹、嫦娥垌、馬鞍嶺、崩塘、那霧塘、土地田、三兜竹10個村委會。 那彭鎮:那彭鎮社區;那彭、擔坳、那蒟、白沙、六湖、彭新、清湖、那勉、鳳凰崗、那裡、後立、英學、屋背13個村委會。 那思鎮:合江、祿宦塘、米子、那京、那思、塘底、定蒙、茶藍垌、牛寮水、扁陂10個村委會。
人口民族
到2006年底,欽南區總人口56萬人,漢族和壯族是欽南區的世居民族。
欽南區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
欽南區形成了以欽州城區為中心,以海港、高等級公路、鐵路、現代化電訊設施為骨架的海陸立體交通通信網絡。
欽南區內擁有南寧-欽州、欽州-防城、欽州-北海、黎塘-欽州、欽州-欽州港等五大鐵路幹線和桂海高速、欽防高速、欽陸一級、南北二級、欽港一級、沿海一級、欽犀二級等七條高等級公路,以及沙井港、龍門港、康熙港等一批海港碼頭。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欽南區位於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中心位置,廣西南部沿海。是一個集臨海工業園區、濱海文化旅遊勝地、廣西沿海交通樞紐、大西南接海點等眾多功能與優勢於一身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心區。
區位優勢
欽南區是欽州市的主城區,它位於廣西南部沿海、北部灣的頂端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與東盟聯繫的「橋頭堡」和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水陸交通樞紐。欽南區交通便捷,地域優勢明顯,使欽南區成為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城市經濟、海洋經濟、物流經濟和旅遊經濟之地。
氣候
欽南區地處亞熱帶,受海洋性季風氣候調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欽南區氣候屬南亞熱帶氣候,具有亞熱帶向熱帶過渡性質的海洋季風特點,年日照時數為1800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溫21℃—23℃,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
海岸線
欽南區有8個鎮地處沿海,海岸線長達520.8公里。
地貌
欽南區三面環陸,南瀕海洋,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地貌類型,丘陵交錯在山地平原台地之間,境內有全市最大的沖積平原——欽江三角洲。欽南區屬濱海丘陵地帶,地形低矮,起伏較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欽南區內河流皆為中小河流,流量豐富,主要河流有欽江、茅嶺江、大風江、丹竹江、白鶴江、關塘河等,河流主要靠雨水補給,流量隨雨季變化而變化。
礦產資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錳、鈦、石英砂、花崗岩、陶土等30多種,其中優質陶土儲量達30多億噸。
海洋資源
欽南區欽州灣沿海海域遼闊,海洋生物豐富,盛產名貴的經濟魚類600多種,貝類500多種,甲殼類30多種,藻類10多種;有「海洋生態調節器」之稱的紅樹林面積達3894公頃。
經濟
綜合
2009年欽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18.2%、21.3%。
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9.3億元,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7億元,分別增長5.5%、13.4%和2.3%。
2011年實現財政收入3.4億元,增長10.8%,其中稅收收入2.8億元,占財政收入的82.9%,稅收比重比上年提升了7.5個百分點。一般預算支出11.2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89.5%,增長41.7%。
2013年欽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9.4億元,同比增長14%,總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財政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稅收收入4.3億元,占財政收入的80%,稅收比重排名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7.1億元,同比增長41.3%,總量和增幅排名第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2.4億元,同比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排名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49%,增速排名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444元,同比增長9.9%,總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8544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排名第一。
第一產業
欽南區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農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有力地增加了農民收入。2008年1—5月份,該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526萬元,同期增長2.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65元,同比增長15%。
2011年欽南區糧食總產量16.3萬噸,圓滿完成全年糧食種植任務。
2012年欽南區特色農業提升工程」有效推進,糖料蔗種植面積26.8萬畝,2013年榨季進廠原料蔗90萬噸,比上個榨季增加10萬噸;全區無公害蔬菜基地達到10.6萬畝。
2012年全區龜鱉養殖規模達1255噸,年產值15億元,創造利潤近7億元;大蚝養殖15萬畝,產量19.6萬噸;無公害對蝦養殖5.9萬畝,產量3.5萬噸;海鴨蛋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林業經濟發展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8萬畝,占年度任務的116%;全區木材加工企業110家,年產值達到2.1億元。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8億元,增長5.7%。
第二產業
欽南區已成為北部灣(廣西)臨海工業配套產業加工基地,已經形成了以製糖、製革、製藥、制陶、食品加工、修造船、林漿紙為主的門類比較齊全的臨港工業休系,產業格局已逐漸形成多元化,黎合江、大田、西郊等工業集中區已初具規模。
2008年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給欽南區帶來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2008年第一季度,該區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9731萬元,同期增長23.5%;2012年欽南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達到103.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1億元,增長41.2%。
2012年黎合江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五通」,建成投產項目30個。廣西明利化工產值突破10億元,成為該區首個超10億元企業。8家規模以下企業發展成為規模以上企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同比增加7家,億元企業總數達到22家。
第三產業
2008年1—6月,該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04%,增幅同比提高8.38個百分點。2008年6月份,該區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51億元,同比增長27.36%。
2012年欽南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9.4億元,增長1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2.5億元,增長17.6%。
2013年欽南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億元,同比增長15%,外貿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49%。
社會
城鄉建設
2012年欽南區城鄉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完成那麗、黃屋屯、康熙嶺等鎮的總體規劃,以及30個村莊規劃的編制。
2012年欽南區投入鎮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00多萬元,硬化城鎮街道3230米,鋪設下水道4975米,硬化村道99.1公里,名鎮名村建設步伐加快,投入資金1068萬元,完成興犀大道改造、鎮區街道鋪設等項目建設。
民生
2012年,欽南區投入各類民生保障資金11.5億元,比上年增加4.2億元。全年完成交通投資1億元,建成村級水泥路94條,共237公里,全區147個行政村已有145個通水泥路,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全年完成水利投資1.4億元,除險加固小(二)型水庫25座,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33個,解決了2萬人飲水問題。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累計竣工保障性住房230套,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如期完成。社會就業渠道不斷拓寬,新增城鎮就業5146人,幫助1150名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內。
科技
2011年,欽南區科技進步成果顯著,專利申報和授權取得突破,全年申報專利116項,獲得專利授權86項。順利通過全國縣(市、區)科技進步考核,被列為「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區)」。
教育
2011年,欽南區教育事業優先發展,13個校安工程項目全部竣工,累計完成投資2140萬元。 2012年欽南區教育投入逐步加大,校舍安全和鎮村幼兒園項目建設加快,「兩基」成果得到鞏固發展,義務教育教學質量位於全市前列。
歷史名人
馮子材
(1818—1903),字南干,號萃亭。欽州沙尾街人。道光末年,子材曾在博白參加農民軍反對清朝統治,不久投奔清軍,參加鎮壓太平軍,得到廣西提督向榮賞識,從咸豐元年(1851年)起,由把總升千總、游擊、參將、副將,咸豐七年(1857)任總兵,十年(1860年)督辦鎮江軍務。
同治四年(1865年)調任廣西提督,戰轉於粵、桂和中越邊境。光緒十年(1884)8月26日,清政府對法國宣戰。法軍進入鎮南關,馮子材指揮作戰,英勇抵抗,殺得法軍敗潰,取得了鎮南關大捷。
光緒二十九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又命子材出辦團防,會辦廣西軍務。剛招募成軍,子材便臥病軍中。在臨終前口授《遺折》,念念不忘鞏固邊防。同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於南寧逝世,終年86歲。
寧原悌
(生卒年不詳),欽江縣(今久隆鎮)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中進士。廷試原悌名列第九,授任秘書省校書郎,累官至諫議大夫。唐玄宗朝,任用原悌兼修國史,原悌秉筆直書李建成、李元吉被太宗所殺之事,實寫國史逆了聖意,辭官回家,死後葬在欽江東岸的大帽山(又稱大墓山)。朝廷下詔在上蒙村建立祠堂,又在欽州北郊二里處建有祠廟稱諫議廟。
劉永福
劉永福(1837~1917),名義,字淵亭,欽州人。黑旗軍首領、抗法名將。1865年(清同治四年),創立黑旗軍。1867年,進入越南保勝建立根據地。1873年,法軍進攻河內,越南阮氏王朝向駐紮越南高平、諒山的清軍和保勝的黑旗軍求援。清軍不願介入,而劉永福親率所部精銳數百人,設伏陣斬法軍主帥安鄴,取得了與法國侵略者首次交鋒的勝利。1882年,法軍再次攻占河內,劉永福再次率軍開赴抗法前線。5月19日,經過激烈戰鬥,擊斃法軍主帥、駐交趾支那艦隊司令李威利,取得了中外聞名的紙橋大捷。次年,劉永福黑旗軍在越南懷德和丹鳳,大戰法軍,並取得了勝利。
馮兆金
(1845—1894),字麗生。城郊龍船沖(今康熙嶺鎮傍欽村)人。14歲跟馮子材學武藝,後當馮差役。清同治年間到光緒初年,3次隨馮子材出鎮南關作戰,官至副將,賞戴花翎。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翌年,馮子材復出招兵抗法,委兆金為招兵委員。兆金僅15天,便招集士兵1200人編入萃軍。中日戰爭期間,兆金率領威勇前營隨統領馮相華抵浙江防衛,接統楚軍寅字中營,光緒二十年(1894)秋,病歿營次。終年49歲。
名優特產
欽南區著名的特產有坭興陶、紅邊龜、海鴨蛋、瓜皮小吃、辣椒、火龍果等。
欽州坭興陶
坭興陶是欽南區最有特色、最富魅力的產品數千年古陶欽州坭興陶。
坭興陶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欽州坭興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二十世紀初期,欽州坭興陶兩次榮獲國際金獎。近百年來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家級展覽會評比並獲大獎40多項,其中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獲萬國博覽會金牌獎,1930年在比利時獲世界陶藝展覽會金質獎。
海鴨蛋
海鴨蛋是欽州沿海灘涂養殖的「欽州麻鴨」,麻鴨所產的「海蛋」,比普通鴨蛋大,蛋黃顏色橙紅,核黃素含量高,尤其是「綠殼蛋」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欽南青蟹
欽南青蟹,學名鋸緣青蟹,是欽州市名貴的海產之一。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欽南區石斑魚
欽南區石斑魚是欽州四大名貴海產之一。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國內外市場上久負盛名,欽南沿海常見的品種有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雲紋石斑魚、青石斑魚、縱帶石斑魚等。
旅遊
欽南區風景秀麗,擁有三娘灣、劉馮故居兩個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另有平山島、龍門群島、麻藍仙島等。
平山島
坐落在欽州城的南面,四面環水,與市區一水相隔土地平坦,林豐草茂,臨海的一面又突兀一座山峰,風光旖旎,景色秀麗。康熙嶺標準海堤,全長三十多公里,號稱廣西第一堤,俗稱「海上長城」。
龍門群島
龍門群島位於美麗茅尾海南端,距離欽州市區約25公里。主要景點有仙島公園、七十二涇、茅尾海、龍門島、亞公山、青菜頭、綠島、五馬歸槽等景點。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勝地。
三娘灣
三娘灣旅遊區位於欽州市犀牛腳鎮東南面,距欽州市區40公里,南臨北部灣,背倚烏雷山。三娘灣自然風光優美、漁家風俗濃郁獨特,海灘、海島、海珍、海豚、海上森林、海洋文化等海洋旅遊資源在這裡富集,還有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
該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先後獲得「廣西首屆十佳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擁有「中華白海豚之鄉」美稱,是著名電影《海霞》的外景拍攝地和中央電視台MTV《灣灣歌》和電視劇《海藤花》的拍攝基地。[1]
馮宮保第
馮宮保第又名馮子材故居,為晚清抗法名將馮子材退居時住所。座落於欽州城欽南區北白水塘村,建於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積64350平方米。居所坐南向北,磚木結構,包括三個小山丘,周圍有牆坦。屋分三進,每進三棟,每棟三式,構成富有古風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築模式。建築注重牢固實用,沒有豪華的裝飾,但質高藝精。還有宗廟、塔、宇、馬廄、魚塘、水井、花園、果園等附屬建築。院內東頭立有碑林,字跡精湛清秀,筆勢勁遒,自成一景。
麻藍島
欽州新八景之一的麻籃仙島,包括欽南區犀水腳鎮的麻籃島和大環的範圍。麻籃島(又名麻籃頭)是欽州灣上的一個海島,發總面積29.5萬平方米(含西北一片沙灘1.5萬平方米),位於犀牛腳鎮的西北面,所在地4.3公里,水從欽州港到該2海里,麻籃島的外形酷似一個牛軛,呈現長彎形。該島最寬處400米,最窄處200米,有一個面積8萬平方米的小山,海拔21.8米。[2]
視頻
欽南區紫京農業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