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頭篦鯊

學名  Apristurus longicephalus

命名者 Nakaya, 1975

英文名 Longhead catshark

別名  長頭光尾鯊、沙魚、長頭篦鮫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6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長頭篦鯊 Myxiniformes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篦鯊 Apristurus

長頭篦鯊,體延長,前部縱扁,後部側扁;體柔軟。吻長,寬而扁,約為眶間隔的2倍;口前吻長大於口寬。眼中大,背位,眼徑約為眶間隔的1/2倍,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三角形突起。口較寬,弧形;唇褶發達;齒細小密列,上下頜齒同型,具3-5齒尖,上頜齒數36-44,下頜齒數31-44。

噴水孔中大,位於眼後角。背鰭2個,狹小,兩背鰭間距大於第二背鰭基底;第一背鰭稍小於第二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末端稍前;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基底中部相對;胸鰭寬大,前緣與後緣圓凸,外緣長小於吻長;臀鰭基底長,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長但窄,尾椎軸低平,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低平而與上葉相連。

體一致為灰黑色,腹面較淡,各鰭緣和鰓孔均黑色。以前所記載之廣吻篦鯊(Apristurus macrorhynchus),標本編號ASIZP0064264為本種之誤鑑。(2014/8/12重新編修-林沛立)[1]

目錄

棲地環境及深度

深海、近海沿岸 岸。棲息深度400 - 900公尺

深海魚類,可能為底棲性,生態習性不甚明瞭。 [2]

分佈

西印度洋塞舌爾日本東海菲律賓澳大利亞。在新喀裡多尼亞西部(科里奧利岸蘭斯多恩岸豪勳爵山費爾威嶺)附近和莫桑比克附近捕獲了新標本(編號53905)。台灣東北部。[3]

繁殖

產卵,成對卵。胚胎僅以蛋黃為食。

保育

最少關注(LC) ;評估日期: 2015年2月17日

參考文獻

  1. 長頭篦鯊,fishdb.sinica.edu.tw
  2. 長頭篦鯊,fishdb.sinica.edu.tw
  3. Apristurus longicephalus,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