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诗一章美韩侯也侯宰无锡
《长诗一章美韩侯也侯宰无锡》是一首明朝古诗,诗歌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明朝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在思想上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无论是高启[1]、杨基的咏史怀古,还是李梦阳、何景明的复古创新,抑或是唐寅、李东阳的个性抒发,都体现了明朝诗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 |
有客黄昏来寓邸,扣门吴语知乡里。 肃容升堂再拜馀,袖出平安书一纸。 上言间阔苦忧思,下叙寒温询动止。 灯前鸡黍款客尝,品味无兼嗟客里。 酒酣询访悉乡闾,祗说韩侯政声美。 自从侯初下车日,务敦朴厚消浮靡。 劝民衣食务农桑,游食咸驱业耘耔。 西风阡陌凉雨晴,黍稷盈畴光薿薿。 日斜村巷归牛羊,霜老园林熟梨柿。 每岁春秋社祭馀,亲率吾民行饮礼。 推崇有德尊高年,一一酒行躬拜跽。 宾主从容酬献间,观感人人良有启。 时因公暇入庠舍,左右琴书坐凭几。 诸生济济趋上堂,问难执经穷至理。 遂致吾乡孝弟风,敦睦夐非他邑比。 纵有凶顽亦革面,讼庭罕见施鞭捶。 岂独强梁化柔顺,坐使妖魑绝淫祀。 寸心既正天弗违,雨旸任意如颐指。 事神治民各尽心,实以一廉先律已。 处心宽仁复明恕,皎若日星清似水。 况复尤长捍禦功,文武全才孰能拟。 象纬今年示灾变,天兵抵阙除奸宄。 雄师百万才渡淮,败卒南奔散如蚁。 却来州县事劫掠,行旅道边相枕死。 顿使前时革面徒,旧恶乘风亦群起。 白昼挥戈肆仇杀,阖室连村遭破燬。 圣皇戡乱已登极,如日行空正天纪。 诏书驰布宣至仁,此辈猖狂犹未已。 侯言我职当字民,涂炭吾民能坐视。 协谋僚寀集吏卒,爰整戈矛张弓矢。 奋身鼓勇当众先,尽获渠魁磔诸市。 从此居民始贴席,老稚欣欣免惊徙。 且今无恙共相见,不得我侯安得尔。 事定侯来达上闻,奏功特启宸衷喜。 锡赉荣颁品秩尊,县令乔迁州刺史。 只今催上去有期,无计攀留嗟失恃。 徒切甘棠去后思,抚字情亲恩浃髓。 我闻客言兴叹嗟,始信学优才可仕。 忆予前岁初还家,旧业荒芜没荆杞。 亦曾修刺谒侯堂,一见下阶蒙倒屣。 谬承奖谕勉前修,不以孤寒辄相鄙。 迩来别侯已三载,雅论洋洋犹在耳。 会侯来京我入蜀,彼此参商乃如是。 感侯知我情更深,听客之言良有以。 古云郎官应列宿,益信斯言非谬矣。 百里民心有休戚,政关令佐人臧否。 嗟我韩侯能惠民,政声足与龚黄齿。 愿言守令皆韩侯,尧舜吾民立堪俟。 侯当此去不再留,发轫青云自兹始。 客还为我深致辞,攀饯无繇身绊此。 山斗区区景仰情,作诗颂侯烦送似。 |
” |
— [明代]王绂 |
目录
明朝诗词的复古与创新
明朝诗文复古思潮的发展阶段
明朝的诗文复古思潮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贯穿了整个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复古来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正宗,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朝诗文复古思潮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吴中四杰:明朝初期,以宋濂为代表的早期作家开始提倡复古主张,他们在思想上以古为宗,推崇六经等古代文献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典范。
前后七子:在宪宗成化到穆宗隆庆年间的一百余年中,文坛上出现了由“前后七子”倡导并实际参加的复古运动。其中,“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等七人,他们主张以古为法式,尊崇古代为正宗的文艺观。而“后七子”则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等。
茶陵派与性气诗: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开始崛起,他们推崇“得唐人体裁”,提升了唐宋文学作品的地位。同时,以徐祯卿为代表的性气诗流派也开始出现,他们主张诗人须有学问为根基,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明末复古主义诗歌阵营:方以智是明末复古主义诗歌阵营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以及在乱世诗人创作中尤为突出的“诗史”现象。
创新与复古的关系
在明朝的诗文复古思潮中,虽然复古主张是主要的文学趋势,但同时也孕育了大量的创新。这些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学形式的创新:复古主义者在追求古代文学形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例如,李梦阳在文体上强调要先其体,将文体作为复古首要考虑对象,这种创新性的复古理论推动了文学形式的发展。
文学内容的拓展:复古主义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模仿古人的形式,更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方以智的诗歌创作就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诗史”进行探讨。
文学理念的更新:复古主义者在继承古代文学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新和发展。例如,方以智意识到精神拟古的重要性,认为拟古人之风骨高于拟古人之形式,这一点使得他的诗歌创作保证了较高水准的创新。
综上所述,明朝的诗文复古思潮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一种回归,更是在复古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复古与创新的结合,使得明朝的文学作品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时代的活力[2]。
参考文献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高启《梅花九首·其一》,搜狐,2024-01-02
- ↑ 【公基常识】我国古代文学流派 ,搜狐,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