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關啟文

圖片來自香港浸會大學
性質    教授

關啟文(Kwan Kai Man),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及系主任,明光社董事兼董事會文書[1]。早年就讀皇仁書院,1983年於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1989年於英國蘇格蘭鴨巴甸大學取得一級榮譽道學學士,1991年於英國牛津大學完成哲學碩士M.Phil(哲學神學),1993年完成以宗教哲學為主題的哲學博士D. Phil. (Oxon)[2]

目錄

研究興趣

關啟文研究興趣十分廣泛,節錄如下:

  1. 自由主義及社群主義理論
  2. 人權理論
  1. 性倫理
  2. 家庭及婚姻倫理
  3. 倫理的基礎
  4. 倫理與宗教
  • 宗教哲學/哲學神學
  1. 支持上帝存在的論證
  2. 反對上帝存在的論證,無神論
  3. 上帝概念、道成肉身、三位一體等的哲學分析 
  4. 信仰與理性,宗教知識論
  5. 宗教經驗
  6. 神蹟、上帝及道德、不朽等議題
  1. 神學方法
  2. 現代神學
  3. 教義主題,如救贖
  • 神學及其他範疇
  1. 政治神學
  2. 基督教後現代
  • 宗教及科學
  1. 歷史互動
  2. 方法論比較
  3. 創造論進化論的爭議
  4. 宗教及現代宇宙觀

「關懷.啟示.文化」

(2020年11月13日),我讀到藝人森美的專欄,他論到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自由意志是否存在),這吸引了我的注意。[1]他提到利貝特的實驗(Libet’s experiment) ,他這樣理解這實驗的結果:「腦部比意識更快有反應,即人在知道自己要做決定前,腦部已作出決定。」他認為這證明了「人不但沒有自由意志,連不自由意志也沒有。」最後他感到困惑:「若然意識代表靈魂,那麼靈魂可以做甚麼呢?若意識不代表靈魂,那麼靈魂又是甚麼呢?」

我發現「利貝特實驗這類科學研究已推翻自由意志的存在」已成為一個都市的傳說,我的不少學生都提及這種實驗,有一次看港台電視部的節目《哲學有偈傾》,一個女嘉賓也說有實驗推翻了自由意志,但有趣的是,她(和不少同學)說不出利貝特的名字──這似乎顯示她雖然不知道利貝特實驗的細節,但卻清楚記得這類實驗的涵義。相對而言,森美則能說出這實驗的一些內容,我在這裡也不是要針對他,畢竟報章專欄並非學術論文,他願意閱讀和思想這個課題,也反映森美是好學和認真的人,對此我是欣賞的。然而自由意志的存在與人生的意義息息相關,而我認為利貝特實驗這都市傳說基本上是錯誤的,所以我希望簡略提出一些問題。

主要概念和立場

首先要釐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假設我前面有一杯咖啡,我可以用手把咖啡舉起,也可以不去動那杯咖啡。最後我在時間T把咖啡舉起,我相信我有自由意志選擇這行動(action) ,這表示我在時間T我也有自由不把咖啡舉起。雖然事實上我把咖啡舉起了,但這行動不是被T之前的先前條件(antecedent conditions) 所決定的(這些先前條件包括我的身體和週遭世界的狀況)。但按照決定論(Determinism) ,以上的立場是錯誤的,因為所有人的所有行為都被它們的先前條件完全決定的。

自由意志論(Libertarianism) 則是與決定論相反的立場,它認為至少有一些人的一些行為不是被它們的先前條件完全決定的,這也是說當事人是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的,未來對他而言某程度是開放的,而不是完全封閉的。[2]我們要強調,自由意志論沒有說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可自由抉擇的,縱使一個人的某些行動是被它們的先前條件完全決定的,這不代表他另一些行為也是被它們的先前條件完全決定的。因此,這不能證明決定論和推翻自由意志論。再者,決定論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完全被先前條件決定的,自由意志論否定這點,但它不用否定所有行為都有一些因果條件(causal conditions) ,能某程度影響那些行為。[3]

影片

關啟文博士呼籲支持〈真愛同行牧養約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