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閃擊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閃擊戰

戰爭:德國

閃擊戰:德國名將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集中優勢空軍和陸軍機械化部隊,閃電般發動突然襲擊,迅速摧毀敵方抵抗能力的作戰。又稱閃電戰。[1]

目錄

基本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武器裝備迅速發展,軍隊機動能力、攻擊能力大幅度提高的產物。

閃擊戰思想是20世紀初德國軍事家A.von施利芬首先提出的。1905年施利芬在《對法戰爭備忘錄》中對閃擊戰思想作了詳盡闡述。認為德國在陸上一直面臨東西兩個方向的對手,為了在戰爭中避免兩線作戰危險,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於一個方向,在戰爭爆發的短時間內迅速擊垮對手,再對付另外一個方向的敵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施利芬按照閃擊戰思想,擬定了進攻法國的「施利芬計劃」。由於當時軍隊機動能力和攻擊能力的制約,計劃未能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軍事家對戰爭中首次出現的飛機坦克的使用進行了深入研究。意大利G.杜黑提出了制空權思想;英國J.F.C.富勒提出機械化戰爭理論,認為應該組建以坦克為主的新型機械化部隊,並且要集中使用坦克部隊,而不是把坦克分散配屬於步兵,支援步兵作戰。30年代,德國將軍E.魯登道夫在閃擊戰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總體戰理論。1933年A.希特勒上台後,納粹德國繼承了施利芬的軍事思想,並吸取了杜黑、富勒、魯登道夫等人的理論觀點,形成了具有德國特色的閃擊戰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利用閃擊戰方式發動戰爭,迅速占領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在對蘇作戰的初期,閃擊戰也取得了成功。納粹德國實施閃擊戰的主要特點是:重視政治欺騙和戰略偽裝;先於敵國秘密動員、集中和展開軍隊,不宣而戰;在出敵不意的時間和地點突然發動攻擊,集中大量飛機、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實施強大的首次突擊;在航空兵的掩護下,以大量快速部隊實施迂迴包圍,殲滅敵方重兵集團;以奪取被侵略國家的首都為主要目標,摧毀其指揮中心和抵抗意志,迅速結束戰爭。由於其戰爭的非正義性,以及戰略企圖與實現這一目的的國力不相適應等原因,納粹德國發動的閃擊戰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國家對閃擊戰理論進行了大量研究,並曾在實戰中使用。蘇聯在其大縱深立體作戰等軍事理論中,也吸收了一些閃擊戰的思想。現代條件下,閃擊戰仍被一些國家視為一種有效的作戰樣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