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目录
名词解释
闭合水准路线是从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待测点B、C、D、E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测回到水准点。
闭合水准路线是指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由已知高程点测定若干个待测高程点的高程。为了进一步检核在观测、记录及计算中是否存在错误,同时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必须将已知点和待测点组成某种形式的水准路线,利用一定的检核条件来检核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闭合水准路线是从已知水准点BM.A出发,沿待测点B、C、D、E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测回到BM.A。相邻两点称为一个测段。各测段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零,即理论值应为零。但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使得实测高差之和(测量值)往往不为零,从而产生高差闭合差。所谓闭合差,就是测量值和理论值(或已知值)之差,用Fh来表示。因此,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差为: Fh=∑h测-∑h理=∑h测。
不同等级的水准测量,对闭合差的要求也不同。在国家测量规范中,图根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Fh(单位为mm)为:
平地:Fh=±40×L1/2;(1)
山地:Fh=±12×N1/2;(2)
式中 L--水准路线长度,即前后视距总和,km;N--测站数,当每公里大于16站时,按(1)式计算。
参考文献
- ↑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