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族
閩越族是生活在福建地區的古老民族,其活動的地域除了福建全境外還包括今天的浙南、贛東北和粵東等地區,以閩江流域為中心。作為族稱,閩越族形成於商周時期,東周以來,閩地部落和南遷的越裔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福建地域最具代表性的先民——閩越族,族群的文化鼎盛則是出現在秦漢之際建立的閩越國時期。
閩越族是後人由「閩越」引申而來,實際並無「閩越族」這個民族並非是一個民族共同體。據傳周顯王35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被楚威王打敗,越國瓦解,越囯王族分散在江南海邊,各踞一偶,有的稱王,有的稱君,都向楚國朝貢[1]。這時越囯王族中的一支南奔入閩,他們帶來了中原和吳越文化,同原有土著的閩人結合。
「閩越」一詞的發展歷經了從「部族」到「地域」再到「國號」 的遞變[2]。
目錄
部落的變遷
古代的七閩部落和楚國都是被稱為「蠻」的南方部落。七閩[3]的分布地域甚廣,包括如今的福建全部、廣東東部潮梅一帶、浙江舊溫、台、處三府屬。古閩人是拜蛇為祖先的。這種風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
周晉王卅五年(公元前334年),越國被楚國滅亡。越王族於是航海入閩,越國國民徙居越遷山(今福建福州長樂區)。越部落的生活習慣與中原華夏部落的差別在越人鬚髮較少、習慣傍水而居、好水斗、善於駕舟行筏、還有「斷髮紋身」的習俗。
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傳至無諸,自立為閩越王,成為閩越部落的首領。與當時的越東海王搖同為越王勾踐的後裔。
秦始皇占領福建後,廢無諸、搖的王號,降為君長,但仍留在閩中,秦沒有像對南越那樣派守尉令長治閩。秦始皇在福建設立閩中郡,但只是名義而已,並沒有實施統治。閩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轄地與七閩基本相同(實際上它還包括了今江西鉛山縣)。
為了加強對閩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閩越人遷移到如今的浙江北部和安徽、江西境內等處;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閩中來。這一政策客觀為各地人民的互相融合和閩越人的華夏化創造了條件。
秦末暴發農民起義,無諸率兵由閩中北上,閩越軍隊跋涉關山,深入中原,參加中州的農民起義和楚漢戰爭達8年之久。作為傳播中原文化的工具的漢語,當時給閩越語言極大的影響。西元前202年,漢高祖因無諸有功,封其為閩越王。
閩越國重新立國後,國勢日強,多次擴大領地,成為漢王朝勁敵。
漢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漢武帝派朱買臣率領大軍,兵分四路進攻閩越,無諸的繼承者東越王余善在閩中築城抵禦漢軍。余善兵敗,閩越內部發生兵變,余善被殺。
漢武帝把閩越貴族官僚勢力階層、軍隊、部分人口集中的閩越人都遷到江淮一帶居住,閩越國92年的統治到此結束[4]。
華北移民進入
東吳孫權從建安元年開始,五次出兵平閩。
吳國於260年撤銷南部都尉,在福建設立建安郡(在今建甌),下轄5個縣。撤都尉改設郡,實現了以文治代替武人統治的局面。
江南居民分別由海路和陸路入漫漫,散居全閩各地,尤其是閩東和閩北,他們帶來的語言奠定閩東和閩北方言的基礎。
三國以前,閩南戶數估計有一萬左右。由於冶縣建立之後的300年來,閩南泉州地區是朝廷鞭長莫及之處,偶有戰事也都集中在閩北、閩東,直至東吳入閩,戰火也只波及閩江周圍。因此這些入閩的各地移民逐漸占據了整個閩南地區,並且同化這一帶的閩越遺民。
西晉於282年從建安郡分出部分地域,另設晉安郡,下轄8個縣。於是,福建有兩郡十六縣:閩北的建安郡所轄建安、吳興、東平、建陽、邵武、將樂、延平、綏城;沿海和閩西的晉安郡所轄侯官、原豐、溫麻、晉安、同安、新羅、宛平、羅江。
西晉末期,中原地區更加動亂,南遷入閩的北方人更多。
308年,中原動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胡、何、邱、詹。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衣冠南渡、八姓入仙」。在此之前,北方中原人就有進入福建的,但為數較少;永嘉年間及其以後,北方人入閩較多,形成了一次高潮。
中原人與閩越人朝夕相處,免不了會受閩越語的影響,語言多少吸收了閩越語的一些成分。但是總的說來,泉州地區外來移民已是主體,閩越遺民不僅少而且分散,兼之文化較低,因此中原語系以壓倒多數的方式占有主導地位,最終取代閩越語。比如莆仙方言,就是外來的中原語系和當地的土著語系(閩越語)混合在一起,經過長期的融合演化形成的[5]。
視頻
閩越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春秋末期強大的越國, 為何在戰國時消失了? ,搜狐網,2017-3-9
- ↑ 閩越族早期族群特徵及文化,道客巴巴
- ↑ 七閩,詞林
- ↑ 福建歷史沿革,中國網 ,2008-06-11
- ↑ 【轉載】中原移民大規模進入-福建歷史,新浪博客,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