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地蕨
陰地蕨 |
陰地蕨,中藥名。為陰地蕨科植物陰地蕨Botrychiumternatum(Thunb.)Sw.的全草。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註 1],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之功效。常用於小兒高熱驚搐,肺熱咳嗽,咳血,百日咳,癲狂,癇疾,瘡瘍腫毒,瘰癧,毒蛇咬傷,目赤火眼,目生翳障。[1]
中文學名 | 陰地蕨 | 科 | 陰地蕨科 |
界 | 植物界 | 屬 | 陰地蕨科 |
門 | 蕨類植物門 | 種 | 陰地蕨 |
綱 | 蕨綱 | 採收時間 | 夏、秋季 |
目 | 瓶爾小草目 | 毒性 | 有毒 |
目錄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苦,性微寒。有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止咳,止血,明目去翳。[2]
主治
相關配伍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而直立,有一簇粗健肉質的根。總葉柄短,長僅2-4厘米,細瘦,淡白色,干後扁平,寬約2毫米。營養葉片的柄細長達3-8厘米,有時更長,寬2-3毫米,光滑無毛;葉片為闊三角形,長通常8-10厘米,寬10-12厘米,短尖頭,三回羽狀分裂;側生羽片3-4對,幾對生或近互生,有柄,下部兩對相距不及2厘米,略張開,基部一對最大,幾與中部等大,柄長達2厘米,羽片長寬各約5厘米,闊三角形,短尖頭,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3-4對,有柄,幾對生,基部下方一片較大,稍下先出,柄長約1厘米,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為長卵形至卵形,基部下方一片較大,長1-1.2厘米,略淺裂,有短柄,其餘較小,長約4-6毫米,邊緣有不整齊的細而尖的鋸齒密生。第二對起的羽片漸小,長圓狀卵形,長約4厘米(包括柄長約5毫米),寬2.5厘米,下先出,短尖頭。葉干後為綠色,厚草質,遍體無毛,表面皺凸不平。葉脈不見。孢子葉有長柄,長12-25厘米,少有更長者,遠遠超出營養葉之上,孢子囊穗為圓錐狀,長4-10厘米,寬2-3厘米,2-3回羽狀,小穗疏鬆,略張開,無毛。
藥材性狀
根莖長0.5-1cm,直徑2-3.5mm,表面灰褐色,下部簇生數條鬚根。根長約5cm,直徑2-3mm,常彎曲,表面黃褐色,具橫向皺紋;質脆易斷,斷面白色,粉性。總葉柄長2-4cm,表面棕黃色,基部有干縮褐色的鞘;營養葉柄長3-8cm,直徑1-2mm,三角狀而扭曲,具縱條紋,淡紅棕色;葉片捲縮,黃綠色或灰綠色,展開後呈闊三角形,三回羽裂,側生羽片3-4對;葉脈不明顯。孢子葉柄長12-25cm,黃綠色或淡紅棕色;孢子囊穗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而微苦。以根多、葉綠者為佳。
注釋
- ↑ 「平肝熄風」: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不潛陽,肝陽化風之證的方法。治療內風病證方法之一。適應證狀有眩暈欲仆,頭痛如掣,肢麻震顫,手足蠕動,語言不利,步履不穩,舌紅,脈弦而細,或猝然昏倒,舌強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常用天麻、鈎藤、石決明、桑寄生、夜交藤、梔子、杜仲、龍骨、牡蠣、龜版、玄參、川楝子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天麻鈎藤飲、鎮肝熄風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