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阴地蕨

阴地蕨,中药名。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Botrychiumternatum(Thunb.)Sw.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注 1],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之功效。常用于小儿高热惊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瘰疬,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1]

中文学名 阴地蕨 阴地蕨科
植物界 阴地蕨科
蕨类植物门 阴地蕨
蕨纲 采收时间 夏、秋季
瓶尔小草目 毒性 有毒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苦,性微寒。有毒。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明目去翳。[2]

主治

小儿高热惊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瘰疬,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3]


相关配伍

  1. 治小儿急惊风:阴地蕨15g,加冰糖少许。水炖冲服。(《闽东本草》)
  2. 治男子妇人吐血后膈上虚热:阴地蕨、紫河车(锉)、贯众(去毛土)、甘草(炙、锉)各半两。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圣济总录》抵圣汤)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而直立,有一簇粗健肉质的根。总叶柄短,长仅2-4厘米,细瘦,淡白色,干后扁平,宽约2毫米。营养叶片的柄细长达3-8厘米,有时更长,宽2-3毫米,光滑无毛;叶片为阔三角形,长通常8-10厘米,宽10-12厘米,短尖头,三回羽状分裂;侧生羽片3-4对,几对生或近互生,有柄,下部两对相距不及2厘米,略张开,基部一对最大,几与中部等大,柄长达2厘米,羽片长宽各约5厘米,阔三角形,短尖头,二回羽状;一回小羽片3-4对,有柄,几对生,基部下方一片较大,稍下先出,柄长约1厘米,一回羽状;末回小羽片为长卵形至卵形,基部下方一片较大,长1-1.2厘米,略浅裂,有短柄,其余较小,长约4-6毫米,边缘有不整齐的细而尖的锯齿密生。第二对起的羽片渐小,长圆状卵形,长约4厘米(包括柄长约5毫米),宽2.5厘米,下先出,短尖头。叶干后为绿色,厚草质,遍体无毛,表面皱凸不平。叶脉不见。孢子叶有长柄,长12-25厘米,少有更长者,远远超出营养叶之上,孢子囊穗为圆锥状,长4-10厘米,宽2-3厘米,2-3回羽状,小穗疏松,略张开,无毛。

药材性状

根茎长0.5-1cm,直径2-3.5mm,表面灰褐色,下部簇生数条须根。根长约5cm,直径2-3mm,常弯曲,表面黄褐色,具横向皱纹;质脆易断,断面白色,粉性。总叶柄长2-4cm,表面棕黄色,基部有干缩褐色的鞘;营养叶柄长3-8cm,直径1-2mm,三角状而扭曲,具纵条纹,淡红棕色;叶片卷缩,黄绿色或灰绿色,展开后呈阔三角形,三回羽裂,侧生羽片3-4对;叶脉不明显。孢子叶柄长12-25cm,黄绿色或淡红棕色;孢子囊穗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而微苦。以根多、叶绿者为佳。

注释

  1. “平肝熄风”: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潜阳,肝阳化风之证的方法。治疗内风病证方法之一。适应证状有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麻震颤,手足蠕动,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脉弦而细,或猝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常用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夜交藤、栀子、杜仲、龙骨、牡蛎、龟版、玄参、川楝子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