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紐曼
阿爾弗雷德·紐曼[1],英文原名Alfred Newman,電影音樂製作大師,男,生於1901年 3月17日美國康涅狄克州,逝世於1970年2月17日美國加州好萊塢,被公認為好萊塢的音樂教父,著名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號角(20th Century Fox Fanfare)由阿爾弗雷德·紐曼製作。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阿爾弗雷德·紐曼 | 外文名稱 | Alfred Newman |
---|---|---|---|
出生地 | 美國康涅狄克州 | 逝世日期 | 1970年2月17 |
主要成就 | 號稱好萊塢的音樂教父 | 職 業 | 電影音樂製作大師 |
出生日期 | 1901年 3月17日 |
生平
一個靠自產自銷維持生計的小販家中。他是這個猶太裔家庭中的長子,下面還有九個弟妹,窮困拮据始終伴隨着他的童年。後來父親又不告而別,更將這孤兒寡母推向絕境。考夫曼在回憶錄中說「阿爾弗雷德成了一個母親、兩個妹妹和三個弟弟唯一的希望」(其餘弟妹因貧病而夭折)。世道艱辛卻動搖不了紐曼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大約從五六歲起他就靠上街賣鞋線積攢零錢,然後把它們交給當地的一個老師,讓他給自己上鋼琴課。這個鋼琴老師的本職工作是房屋油漆匠,儘管自己專業水平有限,但仍要每次收二十五美分的學費。為了練琴,紐曼要每天步行十公里到一個有錢的小夥伴家裡去練琴。憑着這份勤奮刻苦,紐曼進步非常快。
隨後,在眾多親朋好友的合力相助下,紐曼找到了另外一位老師繼續學習鋼琴和和聲。八歲的紐曼在當地已有些小名氣了。一次當波蘭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傑出的鋼琴大師帕德雷夫斯基來此造訪時,他被推薦在這位鋼琴大家面前彈奏一曲,博得了大師的稱許。帕德雷夫斯基運用自己在政治上、音樂上的聲望為紐曼在紐約安排了一場獨奏音樂會,並把這個富有天份的孩子介紹給自己的弟子,波蘭鋼琴家兼作曲家斯托霍夫斯基(Sigismond Stojowski, 1870-1946)。斯托霍夫斯基果然賞識紐曼,為他提供了一筆獎學金,解決了紐曼繼續求學的後顧之憂。
但是,作為長子,十三歲的紐曼不得不在紐約的「海濱劇場」找了一份為雜耍節目擔任鋼琴伴奏的工作。伴隨着劇團不斷地外出巡演,紐曼的名氣也漸漸地響了起來,這為他後來打進百老匯提供了機遇。二十歲那年,紐曼與當時赫赫有名的作曲家喬治·格什溫交上了朋友。在紐約哈萊姆區的劇院舞台上,紐曼的藝術才華有了進一步施展的空間。他學習指揮,曾指揮由格什溫兄弟(喬治和艾拉)創作的《寶貝姑娘》《古怪的面孔》、理查·羅傑斯與洛倫茲·哈特合作的《這裡是春天》《抬起頭來》以及傑羅姆·克恩的《十宇》等音樂劇的演出。同時,紐曼又學作曲,創作了一些歌曲和幾部音樂劇。
從紐約的百老匯到洛杉礬的好萊塢,對於阿爾弗雷德·紐曼的人生而言,是一次決定性的轉折。促成他完成這種轉換的是歐文·伯林(Irving Berlin, 1888-1989)—美國二十世紀最成功的流行歌曲作曲家。從1935年起,伯林就開始轉型為好萊塢電影作曲。他瞅准了紐曼身上所具備的巨大潛質,力勸這位後生隨他一道去西海岸淘金。
初抵好萊塢,紐曼就露了一手,他擔任了由歐文·伯林創作的歌舞片《到月球上去》的配樂指揮。影片良好的音樂效果令聯藝影片公司的老闆塞繆爾·戈德溫刮目相看,當即與之簽約,出任公司的藝術指導。自此,紐曼就一腳踏入電影這個銀色世界,在裡面摸爬滾打了半個多世紀,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在聯藝公司,他是音樂部門的雙巨頭之一,另一位同樣威名赫赫,他就是為影片《卡薩布蘭卡》《亂世佳人》《左拉傳》和《間奏曲》等作曲的馬克斯·斯坦納(Max Steiner )。紐曼創作的首部影片配樂是《當心惡魔》(The Devil To Pay),由此為發端,他以平均每年八到十部配樂的產量高效率地工作着。不過,論他的創作成就,最具影響力的還是他轉投二十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之後。從1939年起,紐曼擔任公司音樂部負責人長達二十年之久。在此期間,他無論是在自己的創作業績上,還是在組織、管理、提攜其他的音樂從業者兩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到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第一年裡,紐曼就一口氣創作了十八部影片配樂,故而在次年的奧斯卡音樂獎提名時他一人就獨占了四部,分別是《呼嘯山莊》《鐘樓怪人》《他們將會擁有音樂》和《山雨欲來》。不過,在評委投票時,同一人選的重複提名往往自相殘殺,所以在這一年裡,紐曼什麼獎也沒得着,最佳影片音樂獎由《關山飛渡》所獲。
大約在一年之後,紐曼有機會與《關山飛渡》的大導演約翰·福特合作,為福特執導的影片《青山翠谷》( How Green Was My Valley)創作配樂。在《青山翠谷》的音樂中,紐曼使用了自己在1935年為米高梅公司一部關於愛爾蘭革命的影片《受愛戴的敵人》中用過的主題,同時還採用了一首美麗動聽的民謠《六便士》,這使得該片的配樂非常溫馨感人,極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該片於1941年榮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五項奧斯卡大獎。
紐曼的座右銘是:「坐穿冷板凳,磨禿爛筆頭」( Sitting in a room, wearing out pencils)。正是這種嚴謹細緻的治學理念使得他的音樂創作不斷精益求精,產生出與鏡頭畫面極其和諧、呼應的藝術效果。紐曼一生總共為二百六十九部影片創作配樂,擔任配樂演奏指揮和音樂顧問的影片達一百六十二部。他九次獲得奧斯卡獎。此外,曾榮獲最佳配樂獎提名,影響較大的代表作還有《國家事務》(1945)、《彗星美人》(1950)、《真假公主》(1956),《南太平洋》(1956),《西部開拓史》(1963)等三十六部。紐曼的幾項個人記錄迄今仍未有人打破!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世人眼中,他作為樂曲改編者和指揮家的成就還是要高於作曲家。評論家們指出:作為前者,他能夠將民謠曲調或所謂的「偽民謠」巧妙地改編成樂隊或是合唱作品,運用在他的配樂中,從而使這些為人耳熟能詳的音樂產生前所未有的藝術感染力。有時他更能將一兩個好聽的素材衍生髮展得如詩如畫,令人有魂系夢繞、經久難忘。自然,作為一位喜好交際的音樂家,紐曼本人也更喜愛指揮,他的指揮風格融浪漫的傷感和迷人的狂熱於一體,能夠充分調動出整個樂隊的情緒。然而他的原創卻似乎不像他的兩位同事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和羅薩(Miklos Rozsa)的音樂那樣那樣充滿着無畏和冒險精神,總是顯得調性十足,雅俗共賞。也許這就是紐曼的天性使然。紐曼謙虛隨和、平易近人,與敏感而反覆無常的赫爾曼以及拒人千里之外的羅薩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儘管他的音樂相對比較傳統保守,卻更易獲得電影觀眾的喜愛。在醞釀電影史上空前的鴻篇巨製《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的配樂時,紐曼意識到需要大量的背景音樂以渲染鋪墊十九世紀中期南北戰爭前後一百多年的歷史畫卷。在他的合作者肯·達比(Ken Derby)的幫助下,紐曼最終完成了這份音樂總譜。為了表現那個特定的時代,他廣泛採用了美國歷史上各個時期廣為流傳的民歌,如《約翰尼回家中》《綠葉》甚至還有托馬斯·哈汀創作的靈歌等。
作為福克斯公司音樂部的負責人,紐曼溫文典雅的長者風範也使他的團隊成為一支高效和諧的生力軍。受他提攜栽培,在電影音樂創作領域陸續嶄露頭角的後輩作曲家除前面提及的赫爾曼、羅薩外,還有大衛·拉辛(David Raksin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等。所謂「舉賢不避親」,後來,阿爾弗雷德的兩個弟弟萊昂內爾和埃米爾也相繼加入,成為影壇著名的紐曼三兄弟,一時傳為美談。
1959年,阿爾弗雷德·紐曼告別了他工作了二十年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成為獨立的藝術家。他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和指揮棒,直到1970年去世前,他還為喬治·西頓執導的《國際機場》完成了配樂。他使用早期的爵士語彙來表現機場日復一日、緊張忙碌的工作景象,配樂也為紐曼獲得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奧斯卡獎提名。
1970年2月17日,一代影壇音樂大師紐曼因肺氣腫辭世,他的忌日恰與生日為同一天。在他六十九年的人生歲月里,以平均每年四部電影配樂的高產量為自己樹立起一座豐碑,正如大衛·拉辛所說:「只有當你與他一起共事多年之後,你才能越來越意識到他在電影音樂領域的影響和意義有多麼地巨大。」
原創音樂作品
年代 | 作品 |
---|---|
1931 | Arrowsmith |
1932 | The Greeks Had a Word for Them 希臘人對此有說法 |
1932 | Cock of the Air |
1932 | Arsène Lupin 亞森羅苹 |
1933 | Broadway Through a Keyhole |
1933 | Blood Money |
1934 | Moulin Rouge 紅磨房 |
1934 | The Affairs of Cellini 塞利尼事件 |
1935 | Barbary Coast 北非海岸 |
1935 | Cardinal Richelieu 紅衣主教黎塞留 |
1935 | Clive of India |
1935 | The Call of the Wild 野性的呼喚 |
1936 | Come and Get It |
1938 | Alexander's Ragtime Band 亞歷山大的爵士樂隊 |
1940 | The Blue Bird 藍色小鳥 |
1940 | Brigham Young |
1940 | Little Old New York |
1940 | Earthbound |
1941 | Remember the Day |
1942 | The Battle of Midway 中途島戰役 |
1943 | Prelude to War 戰爭序幕 |
1943 | The Song of Bernadette 聖女之歌 |
1944 | Sunday Dinner for a Soldier |
1944 | The Purple Heart |
1945 | A Royal Scandal |
1945 | A Bell for Adano |
1946 | Margie 瑪吉 |
1947 | Captain from Castile 長勝將軍 |
1948 | Cry of the City 城市的呼喊 |
1948 | That Lady in Ermine |
1949 | A Letter to Three Wives 三妻艷史 |
1949 | Prince of Foxes 福克斯王子 |
1949 | Mr. Belvedere Goes to College 校園長春樹 |
1950 | The Big Lift 空投艷史 |
1950 | All About Eve 彗星美人 |
1950 | No Way Out 無路可走 |
1951 | Take Care of My Little Girl 照看我的小姑娘 |
1951 | Fourteen Hours 十四小時 |
1952 |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乞力馬扎羅的雪 |
1952 | What Price Glory |
1953 | 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 願嫁金龜婿 |
1953 | The President's Lady |
1954 | The Egyptian 埃及人 |
1954 | Hell and High Water 潛艇間諜戰 |
1955 | A Man Called Peter 一個叫彼得的人 |
1956 | Bus Stop 巴士站 |
1958 | A Certain Smile 一笑緣 |
1959 | The Best of Everything 冷暖群芳 |
獲奧斯卡金獎
年代 | 作品 |
---|---|
1938 | Alexander's Ragtime Band 亞歷山大的爵士樂隊 第十一屆最佳配樂獎 |
1940 | Tin Pan Alley 仙樂街 第十三屆最佳配樂獎 |
1943 | The Song of Bernadette 聖女之歌 第十六屆最佳劇情片與喜劇片配樂獎 |
1947 | Mother Wore Tights 年輕的媽媽 第二十屆最佳歌舞片配樂獎 |
1952 | With a Song in My Heart 情淚心聲 第二十五屆最佳歌舞片配樂獎 |
1953 | Call me Madam 夫人請給我來電話 第二十六屆最佳歌舞片配樂獎 |
1955 | 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 愛情多麼美好 第二十八屆最佳劇情片與喜劇片配樂獎 |
1956 | The King And I 國王與我 第二十九屆最佳歌舞片配樂獎 |
1967 | Camelot 卡梅洛特 第四十屆最佳配樂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