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城門
阿猴城門[1]是指台灣屏東市的舊城門遺址。位於屏東公園(原屏東中山公園)內。
屏東市原名阿猴或雅猴,是平埔族阿猴社民所居地。因位於翠屏山之東,日據時期改為屏東。
目錄
歷史
屏東縣與高雄縣,在明鄭時期屬於萬年州,清領時期則稱為鳳山縣。此地開發比高雄、臺南等地落後好幾十年,早期為罪人流放的煙瘴地帶。
期初,只有今日車城附近的統埔村與保力村,明永曆18年(西元1664年),鄭經大力推行屯田之制,只有少許士兵及廣東客家族民揚、張、 鄭、古等四姓人家前來拓墾。其餘大部分土地仍為山胞所佔據。
- 清雍正12年(西元1734年)屏東平原大部分開墾完成。
- 清乾隆29年(西元1764年),屏東市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規模的市街。
- 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官民合力廷築城壘,共有東西南北四城門,至此屏東市街建築全部完成。
- 日本治台時期,為了都市計畫才拆除城牆和城門。阿猴城僅剩下東門「朝陽門」。
建築
城高一丈六尺,周圍有九丈五尺有餘。城牆壁體用本地所產的玄武岩亂石堆砌,轉角部分以清領時期烏心磚收邊,中央部分以紅磚砌成拱門,由內而外共有三個不同的拱徑變化。門內有防禦護木榫頭,城牆上有槍銃。
門額刻有上款「下淡水分縣沈長棻監造」,下款「道光丙申年季冬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