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力龍
阿貝力龍(學名Abelisaurus)是阿貝力龍科的恐龍的一屬,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南美洲的阿根廷。阿貝力龍體型龐大,有着短小的前肢。命名是為了紀念發現該標本的羅伯特·阿貝力,他同時也是擺放該標本的阿根廷西波列蒂省立博物館的前館長 。
而阿貝力龍的學名則是以標本發現處的阿根廷科馬約地區為名。其屬及種名都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和奧尼拉斯·諾瓦斯(Fernando Novas)於1985年所命名,並將它分類在新建立的阿貝力龍科內。
目錄
形態特徵
阿貝力龍身上保留了很多原始肉食性恐龍的特徵,比如不僵硬的尾巴。阿貝力龍的體形龐大,頭部長而寬,咬合力很強,前肢短小,以後足行走 。
阿貝力龍只發現一部分的頭顱骨化石標本,因此很難確定軀幹大小,不分學者估計身長可達7.5米1.5噸,是阿貝力龍科已知的比較大的成員,也有學者認為阿貝力龍體長可以達到9-11米,那麼將是阿貝力龍科最大的物種。
分布範圍
阿貝力龍被認為生存於坎帕階的阿根廷阿納克萊托組,和較小的近親阿貝力龍科恐龍奧卡龍共享棲息地。也有學者認為阿貝力龍生存在坎帕階至馬斯特里赫特階的阿根廷艾倫組,那麼阿貝力龍和較小的近親酋爾龍與霧影龍共享棲息地。
化石材料
阿貝力龍的化石只有的一個部分頭顱骨,尤其在右邊部分缺失嚴重。大部分的齶骨也缺少。除了失卻的部分外,頭顱骨大約有85厘米長。雖然它們不像其他阿貝力龍科(如食肉牛龍)般有任何冠或角,但卻在鼻端及眼上有粗糙的隆起部分,可能支撐者由角質構成的冠,而沒有在化石化過程中保存下來。在頭顱骨上亦有一般恐龍也有的大洞孔,用以減低頭顱骨重量。和近親一樣,吻寬很寬,個體吻寬估計可達32厘米,這個比例與霸王龍的吻寬相似。這個個體的體長被估計有7.5米,重1.5-4噸。
名稱由來
恐龍,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1]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認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2]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3]。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視頻
阿貝力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早發現恐龍的人:英國人吉登恩·曼特爾(圖),搜狐,2013-01-02
- ↑ 南極洲有恐龍嗎?——揭秘南極大陸神秘過往,網易,2019-01-18
- ↑ 恐龍71545,豆丁網,20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