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陆谷孙[1]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主要从事英美语方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专于莎士比亚研究和英汉辞典编纂。主编《英汉大词典》,译有《幼狮》,撰有《逾越空间和时间的哈姆雷特》等论文40余篇。他曾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多次为上海市市长笔译讲演稿,并担任1990年出访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经济代表团首席翻译。 陆谷孙神仙不老,教棒不倒[2] 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称号。 2016年7月28日下午1时39分,在上海新华医院去世,享年76岁。

陆谷孙
出生 1940年
浙江余姚
逝世 2016年7月28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师
知名于 他曾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多次为上海市市长笔译讲演稿,并担任1990年出访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经济代表团首席翻译。
知名作品英汉大辞典
英汉大词典
幼狮

目录

人物简介

陆谷孙,祖籍浙江余姚,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外语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称号。 陆谷孙教授最负盛名的就是编辞典,从1976年开始,他参加了《英汉大辞典》的筹备和编写的全部过程,并且在1986年11月份开始担任这部辞典的主编,还曾经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是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等。

陆谷孙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表《幼狮》、《钱商》(合译)、《二号街的囚徒》、《鲨颚》等数十种文艺类及文评类英译汉文字200万字左右及《明式家具》等文艺类及电影类汉译英文字10余万字,在国内外(包括香港)发表论文共约60篇。

家庭背景

陆谷孙的父亲陆达成,讳鸿逵。陆谷孙的母亲早亡,后来父亲远行,陆谷孙便由祖母一手抚养,但学业进退仍由父亲每周至少一信"遥控"监督,陆谷孙的称之为"龙文鞭影"和"长辔远御"。

陆谷孙的父亲开始教他看图识字,用的教材就是当年中法学堂的奖品《拉封丹寓言》;稍后又教《三字经》、《百家姓》、《对子书》等,督促背诵唐诗,还讲《最后一课》等爱国故事。后来,当其长大,在大一的作文里回忆童年,写到《最后一课》给幼嫩的灵魂带来的震撼时,自以为从小接受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一课》是都德的名篇之一,因收入中小学课本,知名度甚高。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时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从事法译汉工作的陆达成先生曾拟为中国当时的青少年读者译出都德短篇小说集《星期一的故事》(另有从日文说法译作《月曜日故事集》的),先后译成的10篇爱国故事,虽多数仍为当下中国读者所鲜知,但出于主客观诸多原因,均未刊布。

陆谷孙说,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朋友偶然见到了陆达成的译稿。"朋友见父亲大人一笔一划蝇头小楷誊抄功夫十分感慨,遂建议我续译,因我不谙法文,朋友又代我从施蛰存先生的牙签玉轴中 捡出英文版借我。"因经历如此两次翻译,凭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陆谷孙请来多年好友、翻译家周克希,对照法文原著,将自己这部分的译稿逐句比照审订后,才放心地将与父亲合译的文字拿出来出版,遂成此书,也因此留下一段父子同译的译坛佳话。陆谷孙的夫人林智玲(英语翻译家,翻译过《蝴蝶梦》)和女儿在美国定居,生活稳定舒适,可陆先生硬是不肯去,一人独居在复旦教工宿舍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而奋斗。逢年过节,家里的保姆回乡团聚了,陆先生有时就泡碗方便面了事。生活十分简朴。

人物年表

1940年生,浙江余姚人。

1965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

1970年参加《新英汉词典》的编写,是主要设计者和定稿人之一。

1976年起,陆谷孙教授参加了《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及编写全过程。

1978年由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1981年至1986年间,陆谷孙教授曾先后5次出访美国、英国、加拿大3国,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或出席国际会议。

1982年从英国参加国际莎学会议回来,在编写《英汉大词典》的同时反复精读莎剧,发表了"博能返约,杂能归粹--试论莎士比亚戏剧容量"、"帷幕落下以后的思考--评第一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等论文,提出了书斋与舞台沟通,全方位接近莎士比亚, 准确理解莎士比亚的观点。

1984年至1985年高级富布赖特访美学者。

1985年提升为教授。 1986年11月经正式任命担任《英汉大词典》的主编。1987年5月经过严格论证,由知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许国璋推荐,《英汉大词典》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英汉大词典》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并由著名学者钱钟书题写书名。

1989年起,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1990年经批准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

1999年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由陆谷孙教授等人编写的《英汉大词典补编》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016年7月28日13时39分,英汉大词典主编、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陆谷孙先生在上海新华医院去世,享年76岁[1] 。

2016年8月1日下午,陆谷孙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3]

学术贡献

陆谷孙先生曾说,他觉得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典编纂的厨房。对于这一被英语词典鼻祖约翰逊称为"无偿劳作,虽 成无荣"的工作,陆谷孙一做就是30年。 1976年起,他参加《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1986年11月开始担任主编。这部1500万字的《英汉大词典》是由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第一部综合性英汉词典,出版十余年来,影响难以估量。他又花6年时间主持修订了《英汉大词典》(第2版),前不久刚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比收集新词远为艰难的是修订旧有条目,往往半行不到的小小删改,需要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而纠错改错也成了陆谷孙先生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英汉大词典》第2版前,有一篇陆先生写的英文前言,这篇翻成中文约有5000字的前言,被学者称为英语写作的典范。

"编词典是遗憾的艺术"是陆先生常常说的话,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说像他这样和自己过不去的人着实少见。在《英汉大词典》(第2版)的出版座谈会上,还未及庆功,陆谷孙已经谈起了他最新发现的错误和缺点,并且笑称"大词典的出版之日,就是清算之日",他已经做好准备挨老拳。在陆先生看来,勘误网站除了征集具体的勘误意见之外,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英汉大词典》(第2版)的前言中,他明言最大缺憾当属编者对读者的需求未作全面深入的调查。而勘误论坛中读者与编者的积极良性互动,"不但使一部《英汉大词典》受益,更使一批《英汉大词典》之诤友、挚友渐渐形成,即便视作未来'参与式'词典编撰(即所谓partici patory lexicography)的雏形,也不为过。而这也正是我寄望于《英汉大词典》未来之所在。要是目前已上市的第二版在修订过程中,就有这种互动,那么词典的质量当有奇迹般的提升。" 复旦毕业生回忆陆谷孙的“名师公共课”[4]

人物著作

陆谷孙教授最负盛名的就是编辞典,从1976年开始,他参加了《英汉大辞典》的筹备和编写的全部过程,并且在1986年11月份开始担任这部辞典的主编,还曾经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是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等。 陆谷孙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表《幼狮》、《钱商》(合译)、《二号街的囚徒》、《鲨颚》等数十种文艺类及文评类英译汉文字200万字左右及《明式家具》等文艺类及电影类汉译英文字10余万字,在国内外(包括香港)发表论文共约60篇。

翻译

陆谷孙教授还从事翻译工作,从70年代至今发表《幼狮》、《钱商》(合译)、《二号街的囚徒》、《鲨腭》等数十种文艺类及文评类英译汉文字200万字左右及China's Landscape,China等文艺类及电影类汉译英文字10余万字。还发表过专论翻译的"翻译大忌: 形式至上""为'翻译腔'一辩"、"朴则近本"--写在《译林》主办的翻译竞赛之后"等论文,提出了最大限度吃透并真实转达话语、尽量保存原作风姿、不求译入语的华美的翻译 学观点。

社会荣誉

《英汉大词典》上卷在1989年夏季出版,旋获1989年9月评出的中国图书一等奖,创下了半本书获奖的记录。下卷按计划在1991年秋季出版,并旋获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1994年1月荣获中国首届国家图书奖。

1994年5月《英汉大词典》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

1999年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社会评价

陆谷孙教授,以主编《英汉大词典》闻名于世;而在他学生眼中,与学问齐名的,是先生独特的师德师风。他的课,如同盛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修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把教室"撑爆";他批改的作业,被许多学生珍藏,因为密密麻麻的修改中饱含着老师的心血;他家的饭桌,令学生留恋,与老师探讨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享受;黄昏时分,陪陆先生在校园散步,听他吟诵"消磨绚烂归平淡,独步秋风无古今"的诗句,更令学生们无限眷恋。

复旦数千名研究生评选出的学校"十大杰出教授"中,陆谷孙教授得分最高。学生们说:陆教授兢兢业业授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陆教授说:"我一生中得过不少奖,但这次是给我喜悦最多,让我最感动的一次。"

陆谷孙是英语大师,但一再要求学生热爱母语:"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一定要把汉语作为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他经常饱含深情地为学生吟诵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的一段话---"我们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陆谷孙对自己吝啬,对他人却十分慷慨。多年来,他陆续向外文系捐出10万余元,惠及多位老师、学生。一名勤杂工的孩子生病住院,他二话不说就拿出1000元送到系里,一再叮嘱"一定要交给他"。可自己每天的菜金,他却让保姆"卡"在10元以内。

陆先生淡泊名利,率直而倔强。有的刊物想让他做个挂名编委,好几次,数百元的汇款单一寄到学校就被他退了回去,对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他说"我没做过事,不要这个钱"。陆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获得许多大奖,社会肯定这部作品,陆先生深感欣慰。但对于频频获奖,陆先生却说:"凭一本书到处揽奖,只能说明学术浅薄。"他引用英国一位辞书大师的话来表明心境:"既不害怕批评,又不盼望称赞,我冷淡又安闲地把作品交付给世人。" 《英汉大词典》(第2版)的责编张颖笑称陆先生是"时髦老头","手机短信发得飞快,电脑也熟练",陆谷孙先生的"时髦"当然不仅在这些方面,他的博士生吴晓真回忆说:"记得一次登门,陆师在纸上写了'shaping'一词问我何意。碰巧我这人爱赶时髦,倒是知道它是刚刚传入中国大陆的起源于俄罗斯的一种健身运动(那时瑜伽、跆拳道、踏板操、拉丁舞、成人芭蕾这些项目可还没有兴起),音译成'舍宾'。原来这道题陆师考了不少人,答对的还真不多。"对流行语的敏感大概是陆谷孙作为语言学者和词典编撰者的特殊禀赋,从1989年《英汉大词典》(上卷)出版的那天开始,陆谷孙就没有停止过对新词的收集,这种敏感性与精神,也传承给了他的学生。在第2版的《英汉大词典》中,新增词条、用法、释义等共约2万条,其中收录新词条达8000余条。

学术成果

主编

《汉英大辞典》(上下),工具书,陆谷孙主编,上海交大出版社,1989 《英汉大词典》(第2版)(精) ,陆谷孙,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汉大辞典》[上下]册,工具书,陆谷孙等编写,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汉大词典缩印本》,工具书,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英汉大词典补编》,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外国文学:莎士比亚专辑》,陆谷孙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柯伯英汉双解辞典》(模造纸16K),陆谷孙,东华书局

《20篇:英美现当代散文》, 陆谷孙丁骏朱绩崧张楠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

译著

《非寻常童话》陆谷孙译,精装,三民书局

《顽童手记》陆谷孙译,三民书局

钱商》,(加拿大)阿瑟·黑利著 陆谷孙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9月。

《新世纪彩色图解百科全书》/主编:陈育仁;译者:陆谷孙/猫头鹰

《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幼狮》,(美)欧文·肖著,陆谷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5月。

蝴蝶梦》,(英)达夫妮·杜穆里埃著,林智玲程德译,陆谷孙校,译林出版社,1990年1月。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16开精装,(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谈峥、于海江等译,陆谷孙/校,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星期一的故事》,(法)亚尔丰斯·都德著,陆达成、陆谷孙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7月;2012年5月。

《胡诌诗集》,(英)爱德华·李尔著,陆谷孙译,海豚出版社,2011年8月。

《一江流过水悠悠》,(美)诺曼·麦克林恩著,陆谷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生活曾经这样》(格雷厄姆·格林文集),陆谷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6月。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著,陆谷孙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1月。

视频

UTV】复旦外文节开幕式(主讲陆谷孙 主持朱绩崧)_高清

专著

《余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余墨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社会荣誉

《英汉大词典》上卷在1989年夏季出版,旋获1989年9月评出的中国 图书一等奖,创下了半本书获奖的记录。下卷按计划在1991年秋季出版,并旋获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1994年1月荣获中国首届国家图书奖。 1994年5月《英汉大词典》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 1999年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视频

腾讯网《大师》陆谷孙

社会评价

陆谷孙教授,以主编《英汉大词典》闻名于世;而在他学生眼中,与学问齐名的,是先生独特的师德师风。他的课,如同盛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修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把教室“撑爆”;他批改的作业,被许多学生珍藏,因为密密麻麻的修改中饱含着老师的心血;他家的饭桌,令学生留恋,与老师探讨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享受;黄昏时分,陪陆先生在校园散步,听他吟诵“消磨绚烂归平淡,独步秋风无古今”的诗句,更令学生们无限眷恋。 复旦数千名研究生评选出的学校“十大杰出教授”中,陆谷孙教授得分最高。学生们说:陆教授兢兢业业授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陆教授说:“我一生中得过不少奖,但这次是给我喜悦最多,让我最感动的一次。” 陆谷孙是英语大师,但一再要求学生热爱母语:“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一定要把汉语作为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他经常饱含深情地为学生吟诵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的一段话———“我们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陆谷孙对自己吝啬,对他人却十分慷慨。多年来,他陆续向外文系捐出10万余元,惠及多位老师、学生。一名勤杂工的孩子生病住院,他二话不说就拿出1000元送到系里,一再叮嘱“一定要交给他”。可自己每天的菜金,他却让保姆“卡”在10元以内。 淡泊名利,率直而倔强。有的刊物想让他做个挂名编委,好几次,数百元的汇款单一寄到学校就被他退了回去,对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他说“我没做过事,不要这个钱”。陆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获得许多大奖,社会肯定这部作品,陆先生深感欣慰。但对于频频获奖,陆先生却说:“凭一本书到处揽奖,只能说明学术浅薄。”他引用英国一位辞书大师的话来表明心境:“既不害怕批评,又不盼望称赞,我冷淡又安闲地把作品交付给世人。”《英汉大词典》(第2版)的责编张颖笑称陆先生是“时髦老头”,“手机短信发得飞快,电脑也熟练”,陆谷孙先生的“时髦”当然不仅在这些方面,他的博士生吴晓真回忆说:“记得一次登门,陆师在纸上写了‘shaping’一词问我何意。碰巧我这人爱赶时髦,倒是知道它是刚刚传入中国大陆的起源于俄罗斯的一种健身运动(那时瑜伽、跆拳道、踏板操、拉丁舞、成人芭蕾这些项目可还没有兴起),音译成‘舍宾’。原来这道题陆师考了不少人,答对的还真不多。”对流行语的敏感大概是陆谷孙作为语言学者和词典编撰者的特殊禀赋,从1989年《英汉大词典》(上卷)出版的那天开始,陆谷孙就没有停止过对新词的收集,这种敏感性与精神,也传承给了他的学生。在第2版的《英汉大词典》中,新增词条、用法、释义等共约2万条,其中收录新词条达8000余条。

视频

复旦星空讲坛:我们需要精英主义 陆谷孙

视频

上海:《英汉大词典》主编 著名翻译家陆谷孙逝世 新闻夜线 160728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