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元贇(1587—1671),中國杭州餘杭人,[1]原名珦,字義都,號芝山,另有虎魄道人, 既白山人。 是中國明清之際傑出學者、詩人,文武雙全, 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

日本柔術之父 來自每日頭條

目錄

簡介

陳元贇生於浙江杭州府餘杭(今杭州),祖籍河南禹州。小時候陳元贇好學,通詩文、書法, 十八歲時他因科舉落榜,從此浪跡天涯,以讀書、作文、寫字、繪畫自娛。為了生活,陳元贇在家鄉鄰近的村子以制陶和青瓷聞名,開始拜師學習。但陳元贇不甘心一輩子待在家鄉,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他告別家鄉,踏上遊學之旅。27歲時更到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習武術和制陶術,並負責管理寺內陶器、藥材,對醫藥、針灸、氣功、食療都頗有研究。

定居日本

1619年 (明萬曆四十七年),陳元贇隨商旅東渡日本, 因病留下療養,他自學日語並教授書法謀生。不久陳元贇被德川家康的第九個兒子,尾張藩主德川義直招至幕下教授其書法、詩文,主持、並傳授燒窯制陶技藝,陶法精緻,獨具風格,稱「元贇燒」,尤以茶器為上品,對日本茶道有很大影響。[2]

明朝滅亡後,他決心留在日本生活,並娶了日本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陳元贇在異鄉不忘自己是中國人,多次題款自署他自稱《大明武林人》,並以故鄉餘杭芝山、既白山取號。

陳元贇在日流寓52年期間,先後寄居長崎江戶名古屋等地,與各階層各行業人士廣泛交往。在文學上,陳將中國公安派文學主張和創作在日本傳播。對日本文學革新起積極作用。

柔道鼻祖

1625年,陳元贇到江戶(即東京)國正寺開始教授寺中僧侶少林武功。[3] 在住寺期間,陳元贇遇到當地眾多浪人挑釁,陳元贇以一己之力, 以柔克剛擊退他們。剛好這情形被寺的三位武士看見, 於是三位武士說服了陳元贇,並拜於門下學習中國武術,陳元贇傳授「大明擒人術」於三人。這就是「陳門三浪士」的福野正勝三浦義辰磯貝次郎。此後三人苦心鑽研,通其蘊奧,遂各成宗派,遍傳弟子,逐漸形成日本柔道,國昌寺也成為日本柔道中心。福野的一個名為寺田平的徒弟,尤為勤奮好學,還在學習中不斷揉和陳元贇所傳授拳法而產生的各種流派的特點,經過研究摸索,創立了著名的「起倒流」柔術。

所以,日本人至今仍稱陳元贊為「起倒流」 柔術的始祖。 如今屹立於日本東京的《起倒流拳法碑》上便明確寫道:「拳法之有傳也,自投化明人陳元贇而始。」 東京三田四丁目的曹洞宗寺廟正山寺有 「 陳元贇先生之碑」,上面有小字「文武之德萬世傳」。名古屋平和公園的建中寺內,也有墓碑刻有「明國武林既白山陳廣學元贇」、「既白山人游息之處」的字樣。[4]

書法繪畫

陳元贇所著的《長門國志》把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方誌學傳播到了東瀛。他的《升庵詩話》,《元元唱和集》闡發公安派文學理論和創作。這些著作對日本文學都曾發生過深刻影響。

陳元贇也把袁宏道的《瓶史》介紹到日本,成為日本花道的「教科書」,形成了大行其道的「宏道流」。

著作

《虎林詩人集》
《既白山人集》
《升庵詩話》
《老子經通考》
《元元唱和集》
《陳元贇書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