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雪花的问候(杨学铭)

雪花的问候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雪花的问候》中国当代作家杨学铭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雪花的问候

进入深冬,曲径悠长的山区峡谷已经是天地一线,白茫茫的一片,皑皑白雪给大兴安岭余脉的冬天增加了寒意。在这四季分明的地方生活久了,早已习惯了炎热和寒冷的鲜明对比,习惯了春季的草木成长,夏季的翠绿欲滴,秋季的丰盈炫彩,冬季的枯萎荒凉。我已习惯了季节的更替所带给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细微变化。可每当我裹紧棉服,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站在小村的院落之外,仍然能感受到这个寒冬的刺骨。映入眼帘的枯萎,刺痛着我有些脆弱的内心,这个冬季的寒冷不仅仅是在我的肌肤上留下痛楚,更多的是给我的内心注入丝丝的寒意,触景生情的感触,已让我泪眼朦胧……

连日来梦里全是母亲的身影。母亲去世已近两年了,两年里母亲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和记忆里,但在这之前梦里却很少梦到母亲,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是还不够想母亲,还是母亲冥冥之中不让我过于悲痛……虽然人到中年的我早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所有一切,可我真的还没有适应没有母亲的日子。母亲在时,没有刻意去珍惜所有的温暖的日子,母亲去后,我才切身地感受到我还是个需要成长的孩子。母亲去世后,我把镇区的楼房变卖了,回到了抚育我成长起来的小村平房里,也是父亲母亲辛苦操劳一生的地方,也算是父母留给我的唯一“遗产”。现在看来,小院的经济价值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的生活中是无价的。这里有太多母亲的影子,有我熟悉的母亲的一切,更重要的是能与沉睡在山坳里的父亲母亲遥遥相望。

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在我的记忆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父亲去世多年,是母亲在我的生活中,与我一路在感情上互相安慰着,度过那段生活的低谷。母亲在当地算是大家闺秀,嫁给父亲后,父亲当年家里家外的能干,母亲没受过大的劳累,父亲生病之前的日子,母亲的生活一直挺安逸的。父亲病后,母亲的生活开始操劳了许多,当年我们姐弟三人正是不大不小的年龄,家里的活计帮不上忙,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全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可想而知的艰难没有让母亲在我们面前喊一句苦和累,但日渐消瘦的身体和逐渐苍老的容颜是骗不过任何人的。那个年月,家里种了几十亩地,没有现在的机械耕作,全靠人工操作。不会使用马拉犁耕地的母亲,就与邻居换工,这样下来就比同样耕地的农民累了许多。深夜,也常常听见劳累过度的母亲全身疼痛发出的低吟声……但每天清晨我们醒来,饭菜已经在锅里,母亲的身影已经湮没在麦田里。

这样的日子磕磕绊绊地一直坚持到我们姐弟相继结婚成家。父亲的离世,对于母亲来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重创,母亲的天塌了。虽然父亲病病殃殃的十几年,在不断的手术、不断的住院,将癌症的存活期延续到十几年,这在当年的农村家庭是不多见的。这些都是母亲一个瘦弱的村妇的坚强付出换来的。父亲的去世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对于母亲来说是永远无法接受的现实,母亲的精神和身体几度垮了,她的精神支柱倒了。不吃不喝躺了几日的母亲,有着坚韧性格的她强忍着悲痛,再次默默地开始操持家务,因为在她的意识里她还没有完成任务。还没有将我们姐弟扶上生活的正轨。姐姐的远嫁他乡,妹妹和我的学业中断,母亲一直存着深深的内疚,她把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于自己的无能。她一直生活在自责里。她认为没有帮到刚刚成家的大女儿,没有供学习还算可以的儿子和小女儿的学业,以至于后来的很多年里,她不断给亲朋好友说,是她耽误了儿女的一生。当我们从亲戚的口中听到这些,内心有种翻江倒海的痛楚。

其实,当年父亲的重病和母亲的操劳已经让我和妹妹没有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是不能怨母亲的。也不知道,母亲一直把这笔账记在了自己的身上,背负了半生。父亲的重病,还有我们姐弟妹三个相继成家,母亲是欠下债务的,在我家最困难的那段日子,所有的亲属都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人力、物力、财力,还有至亲一再叮嘱母亲不必再还他们的钱财,可要强的母亲将每一笔债务都铭记于心,并在后来的日子都一笔一笔还清,她常告诫我们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在我们的日子逐渐好转之后,母亲总是叮嘱我们一定要回报曾经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亲朋好友,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母亲的身体力行都在教育我们光明磊落做人,脚踏实地处事。

时间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逝,岁月的长河中母亲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教化着我们姐弟、兄妹的行为举止。让我们更加独立、坚强。母亲的晚年生活,我们总想让苦了半辈子的她过得舒心、安逸一点。总想弥补一下母亲所有的付出,可母亲总是闲不下来,帮助我们照顾孩子,收拾家务。几个子女家里,母亲唯独放心不下我,每次去姐姐、妹妹家住上几日,就开始盘算着回家,以至于姐姐和妹妹总是说母亲最惦念的还是我这个唯一的儿子。其实,我与母亲也是一样的感觉,母亲离开我身边几日,就感觉空落落的,总想母亲在我的视线之内,我的生活才算充实。更多的时候,母亲的身影在小菜园里,翻地、打梗、播种、施肥、松土、拔草……每道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忙碌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着,我的生活才有了诸多温暖。闲暇时光,母亲会坐在离阳光近的窗台下,戴上老花镜,开始手工纳鞋垫,一双又一双,以至于在她走后,攒下的那一摞厚厚的鞋垫够我垫上许多年……

我知道我现在写下的千言万语,母亲是无法看到的,所有的对母亲的思念只有通过敲击键盘来表达,用文字寄托我的哀思。文字渐近尾声,窗外的冬夜也已经拉开帷幕,靠在窗前,借助室内折射出的光,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被暗夜吞噬,而那打落在玻璃上的每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都敲打着我的内心,这是来自母亲的叮咛和问候……[1]

作者简介

杨学铭,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个爱好文字的村官,曾有过几年大型矿山职工的生活,因工伤事故返乡务农,有多篇文章发在当地报刊及网络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