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青灯有味(华章)

青灯有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青灯有味中国当代作家华章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青灯有味

朱自清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青灯有味是儿时’,其实不止青灯,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

“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回想起来,儿时的那些熟悉的歌词,民谣,看到的“窗棂子”、“棉猴”、“头巾”、“花盆炉子”、“铜壶”、“风斗”、“烘炉儿”、“粮票”、“话匣子”,以及儿时衣着的款式和颜色,小吃的味道,叫卖的吆呼声,热闹的庙会,浓香的年饭,纸糊的有格子的窗棂,鸟的鸣叫,树的青翠,花的气香,甚至人的眼神和举止,邻里的吵吵闹闹等等,总有一种最能熨帖心扉的味。这种“味”,是经过乡村或胡同、里弄生活的涵淹、卵育、蒙养后,沉密出的世俗的生活气息之味,乡土之味,是一种浓缩了的情感。

这种“味”,经过了滋润,夏的沐浴,秋的梳理,冬的包裹之后,成为了最初的味觉,深深植根在“味觉器官”的感受系统之中,浓缩在了骨髓里,像胎记一样终生不变,所以才影响最深最久,成为无法改变的眷恋。正因为如此,无论岁月如何递嬗,即使承载过童年生活的旧房子旧街道没了,曾经摇曳过儿时欢乐的树没了,生活的环境变了,但那些曾经涵养过儿时心灵的乡村文化、胡同、里弄文化之“味”却一直顽固地留在心间。这种“味”,如同乳香,让你生津,成为身心无法忘却的母亲的体香;这种“味”,如同陈酿,让你心痒,成为心田深处无法抗拒的醇香;这种“味”,如同温床,让你舒坦,成为心灵无限眷顾的精神家园,本身就有着诗性成分。它的美在于能让你静下心来补偿式的自我品咂,每每品咂,都齿颊留香,都能熏香你的心灵。

“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这“味”还储存在老屋中。虽说老城区和新城区,都有各自的味道。但情感上还是觉得老城区更有味道。这是因为,老城区沉淀着浓浓的文化记忆、情感记忆和几代人的能量所形成的浓浓的乡情乡谊和人气,并统合成了强有力的情感气场。这种情感气场,对于新城区而言,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沉淀。老城区的老屋和街道,其魅力在于它的历史感;其生命活力,在于它曾经承载的一段历史的文化,因此才“人宅相扶,感通开地”。老屋之所以有味道,之所以让人感到温馨,那是经年时光沉密出的温度,深留着母爱、父爱的体温,总能温暖着你的心灵。老屋是放置的一本老书,是一首哲理诗,是记忆的储存器,是一坛老酒,是渥堆发酵后的普洱茶。而特定的建筑和自然环境构成的生活氛围又往往是一种文化的孵化器,是乡村文化和城镇文化、市井文化的根基和摇篮。虽然它们同出于一个盆腔,吸汲的是同一对乳房,但相通中有差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成都的茶馆,羊城的小巷,青岛的里院等等这样的建筑环境和生活形态,孕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果说,上海的里弄文化,更多的是洋文化、小资文化和小市民文化的融合,那么,皇城根下的北京胡同文化,独特在官文化、士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混杂。这些文化,表现在生活的习俗里和礼尚往来中,蕴含在百姓的吃喝拉撒睡和穿衣戴帽中,洋溢在喜怒哀乐愁和家长里短中,表现在各种节日的内涵和红白喜事中,展现在传统的戏剧、曲艺、工艺、民间杂耍中。这些文化的表现形态入目入耳,深深地镌刻在儿时的脑海里,成了我们最初的记忆和精神财富

“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这话有怀旧的情愫在里面。尽管我们紧攥着双拳,但时光还是无情地从我们的手指缝里悄然消失。这“儿时的味”不单是对已逝年华的怀念,更多的是对已经失去的或者即将失去的一种文化的眷念。

虽然我们一百个不情愿,但一些老的文化表现形态总是要悄悄地甚至迅速地在我们的面前消失。所谓现代的建筑正大量取代了原有的胡同、里弄和小巷。建筑环境变了,工作方式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老的民俗文化受到空前未有的剧烈冲击。一些幸存的古乡镇,老胡同,老里弄,老小巷虽然建筑还在,但胡同文化、里弄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变化。五、六十年代与三、四十年代相比,虽然原有的建筑还在,但因为政治氛围的改变,世俗文化的内核尽管没有完全散失,但却在悄然的甚至剧烈地变化中。现在尚留的胡同、里弄又与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不一样了。那些炸糕,豆汁儿、焦圈儿、素丸子、豆腐脑儿、炸灌肠等小吃可能还有,但过去那“一盏盏昏黄小灯”构成的商业氛围没了,过去的一些世俗没了或弱了,甚至完全变样了,所以,儿时记忆中的原汁原味就愈发显得珍贵,那是曾经的原汁原味的历史。

包括古建筑、老建筑在内的旧物旧景可能不在了,但旧物承载的老的文化记忆犹在,我们不但要让即将逝去的那些世俗文化永生在回忆里,而且要保存在文字里,影像里,速冻在文化的冷库里,这是一代人的责任。忠实地记录再现历史的典型画面,用流淌于心灵的文字加以记录。把儿时的“味”记下来,就留住了历史的“味”。

历史在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该走的毕竟要走,无可阻挡。原有的世俗文化形态,原有的那种古镇味道,将离我们越来越远,逐渐枯萎,不久将难于寻觅,直至消弭。不必有“追往事,叹今吾”的伤叹,不必有无聊的苦语唱酬,不必有那种岁月苦短的喁喁低吟,乡村、胡同、里弄、小巷曾经生成的世俗文化的内核不会完全散失,它将通过不同的途径在新的环境中以新的表现形态延续下去,而这个内核需要人去收集、保存、传承。

乡村文化、胡同文化、里弄文化中储存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底相,有民族文化的密码和打开民族文化大门的“暗语”。因此,所有关于乡村文化、胡同文化、里弄文化的回忆都是在做这种底相的搜集收藏的工作。把这些原始的东西用文字得以赋形,就是对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一种世俗文化的挽留和记录,其文化意义就在这里。写下来,定格下来,就是文化博物的收集者,储藏者,功莫大焉。

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根历史的细线,同一时期的无数人形成的这些细线便拧成了一段历史的绳,结成了一个历史的环。这段绳无法剪断,不能断,断了,历史就失去了一段记忆,历史的链条就失去了一环。人们有责任如实地细心地梳理自己的经历之线,保管好,历史需要这每一根线以及由这无数根线结成的环。[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