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散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散失 [sàn shī] 漢語詞語,指分散失落。也作「亡佚」, [1] 語出《北齊書·楊愔傳》:「 愔所著詩賦表奏書論甚多,誅後散失,門生鳩集所得者萬餘言。」中文名 散失 拼 音 sàn shī 外文名 be lost 注 音 ㄙㄢˋ ㄕㄧ.

散失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基本解釋.2 引證解釋.

基本解釋

1. [scatter and disappear].2. 分散失落。他的不少詩作因戰亂而散失。3. 消散失去。西瓜皮厚,水分不易散失。 [2]

引證解釋

【指流散遺失】。 宋 司馬光《河間獻王贊》:「 周室衰,道德壞,五帝三王之文飄淪散失,棄置不省。」清 袁一相《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袁賦誠)於其暇中念家乘散失,無以示後,輒與開美袁賦正詮次而譜之。」清 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使一無散失,後人自可即詩以考其生平,惜乎遺落過半。」孫犁《澹定集·我的書目書》:「後來又買了《四庫全書總目》,是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共四十冊,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了。」

散失
圖片來自百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