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猎龙
非洲猎龙是一种大而灵巧的兽脚类肉食性恐龙。非洲猎龙具有5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及手上的三只带钩的锋利爪子。非洲猎龙(afrovenator)是和鲨齿龙一起发现的,体长8至9米,体重2.1吨。非洲猎龙是一种大而灵巧的兽脚类肉食恐龙,具有5厘米长的牙齿和带钩的锋利爪子。1994年,保罗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发现了这种恐龙。它们的一些牙印还留在了未成年恐龙的肋骨上。
非洲猎龙生活于白垩纪的北非。它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满口锐利牙齿,前肢上有三只爪。从已知的骨骼可见,非洲猎龙由鼻端至尾巴约为9米长非洲猎龙的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缺少了下颌骨)、部分脊骨前肢、接近完整的盆骨及完整的后脚。这些骨骼被存放在芝加哥大学,它们的一些牙印还留在了同类未成年恐龙的肋骨上 。 非洲猎龙是一种双足猎食动物,嘴里长满了尖尖的牙齿,每只手上有三个爪。这种恐龙从鼻子到尾尖长约9米。人们找到了非洲猎龙比较完整的化石,里面有大部分的头颅骨,部分的脊柱、手和前肢以及几乎完整的盆骨和完整的后肢。
目录
形态特征
它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有5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及手上的三只爪。从已知的一个骨骼,可知非洲猎龙由鼻端至尾巴约为8米长。 骨架长度大约为7.6米,活体8米长,体重估测2100kg左右。9米是卫星体长,要么就是最大个体期望值。唯一一个个体算平均(8米2100KG)的话(最大9米2800KG),比多里亚猎龙略小,但大于美扭椎龙和乐山龙。
分布范围
非洲猎龙(学名Afrovenator)是兽脚亚目斑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中期的非洲北部。非洲猎龙属的名字是由拉丁文的“afro-”(意即“从非洲”)及“venator”(意即“猎人”)而来。只有一个种,名为非洲猎龙(A. abakensis)。这个名称意指其捕猎动物的本质,及发现它化石的地方:尼日地区的图瓦雷克语而来。在199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连同其他学者将这些化石描述、命名。
名称由来
恐龙,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1]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认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2]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3]。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视频
非洲猎龙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最早发现恐龙的人:英国人吉登恩·曼特尔(图),搜狐,2013-01-02
- ↑ 南极洲有恐龙吗?——揭秘南极大陆神秘过往,网易,2019-01-18
- ↑ 恐龙71545,豆丁网,20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