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點源污染
非點源污染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非點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溶解的以及固體的污染物從非特定的地點,在降水(或融雪)沖刷作用下,通過徑流過程而匯入受納水體(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和海灣等)並引起水體富營養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相對點源污染而言,非點源污染主要由地表的土壤泥沙顆粒、氮磷等營養物質、農藥等有害物質、秸稈農膜等固體廢棄物、畜禽養殖糞便污水、水產養殖餌料藥物、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種大氣顆粒物沉降等,通過地表徑流、土壤侵蝕、農田排水等形式進入水體環境所造成,具有分散性、隱蔽性、隨機性、潛伏性、累積性和模糊性等特點,因此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難度大。
非點源污染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理解:廣義指各種沒有固定排污口的環境污染,狹義通常限定於水環境的非點源污染,即與降水過程伴隨產生的地表徑流污染。
降雨徑流形成過程,即累積在流域地表的污染物受到降水的沖刷作用,隨着徑流的形成和泥沙的輸移在陸地坡面產生污染負荷,並隨徑流與泥沙的輸移在流域內增加和衰減,最終到達河道。
土壤侵蝕和泥沙輸移過程,即非點源污染物在河道內的遷移轉化過程。
坡面徑流是坡面土壤泥沙流失的動力和載體,徑流在坡面的沖刷過程實際上就是徑流與坡面土壤顆粒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徑流首先攜帶土壤細顆粒,侵蝕泥沙中細顆粒特別是粘粒的含量明顯增加,這導致了泥沙粘粒的富集。由於土壤養分多與土壤細顆粒結合,泥沙粘粒的富集導致了養分的富集。土壤與徑流的相互作用結果加劇了土壤養分或隨徑流或隨泥沙流失,其表現形式為:溶解於徑流中的可溶性養分隨徑流液流失;吸附和結合於泥沙顆粒表面的養分,隨着懸浮顆粒物進入水體,同時懸浮物在水中也會釋放出一些溶解態污染物。土壤與徑流的作用、土壤養分與徑流-泥沙的相互轉換使土壤養分流失這一問題更為複雜化。
參考文獻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 ↑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