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非遺博物館的特性(馮驥才)

非遺博物館的特性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非遺博物館的特性》中國當代作家馮驥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非遺博物館的特性

近二十年,一種嶄新的博物館倏然進入我們的生活,並有燎原之勢。它的內容、形態、方式,給人的感受與認知,都與傳統的博物館迥然有別,因而受到大眾的關注歡迎,這便是非遺博物館——本世紀才出現的一種全新的博物館。

非遺博物館緣自二十一世紀起始時期,是人類遺產觀一次重大的突破與進步,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我國地大物博,文化多樣,非遺十分浩繁與燦爛。由於時代性和現代性的衝擊,更由於我們是從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上,看待這種具有傳統與傳承意義的非遺,故而倍加重視它。於是我國的非遺事業蓬勃興起,並在短短的二十年裡形成強勁的保護發展態勢,中華大地上的非遺得到了歷史上空前的全面發掘整理保護、弘揚。可以說,我國非遺事業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非遺博物館作為收藏與展示非遺不可或缺的場所,作為公眾了解非遺不能繞過的地方,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生長。如今多數非遺之鄉,都有一個「非遺博物館」。

然而,非遺博物館是一種全新的事物,其性質、特點、方法,至今在字典上也沒有確切的釋義;而且先前傳統的博物館收藏展示的大多是物質性的文化遺存,少有非物質性的遺存。現今的非遺博物館建設,都還處於初創、摸索階段,沒有經驗,沒有規範,沒有眾所認同的範本,且博物館學也沒有非遺方面的學科;沒有理念,沒有規範,難免幼稚粗略,彼此模仿,相互趨同。現在非遺博物館慣用的展陳方式,多是一個簡略的非遺歷史展,再加上傳承人的技藝演示,手段十分有限,特別是非物質方面的展陳相當乏術。這顯然沒有達到嚴格意義上的博物館展示的標準。為此,研究和認識非遺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功能,探討非遺博物館的特性與辦館理念,十分必要。這既是現實中非遺事業建設的需要,也是非遺學和博物館學在學術上的新命題。

1.保存完整信息

非遺博物館,顧名思義,是收藏、展示和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物館,是為公眾提供非遺知識、非遺教育和欣賞非遺的場所。收藏是它首要的工作。收藏即保存,就是要收集與保護各地區珍貴的非遺,以見證歷史,賡續文明。

然而,非遺不同於其他類別的遺產,它是地方性的文化;是一個個地方獨有的文化存在,一個個文化個體。對於每一個非遺個體,非遺博物館都要整體保存。全面、系統、有序、完整無缺地保存這一非遺的全信息。這包括它的歷史、文化特徵與基因、傳承人資料和傳承譜系、代表技藝、工藝流程、歷史經典、工具材料、相關器物、存在方式和覆蓋範圍等。這些信息或保留在物質遺存上,或承載於非物質遺存中——比如傳承人的技藝、村落的風俗、民間的傳說等,它們都在博物館收集和典藏之列。博物館要充分地收集信息,完整地保存信息,而且要科學地展示和呈現信息。所謂科學,就是要嚴格符合非遺的特點與規律。這是非遺博物館必須做到的。

從非遺學角度看,非遺完整的信息應保存在兩個地方:一是在經過普查立檔的非遺檔案中,一是在非遺的博物館裡。檔案用文字和圖片記錄非遺,博物館用遺存見證非遺,它們面對的對象不同。檔案提供給研究者,而博物館主要面對公眾。然而,面對公眾的非遺博物館工作,一樣需要有檔案意識,一樣需要對非遺有全面的認知,才能系統而充分地收集到有歷史文化價值和見證意義的遺存,進而達到博物館的專業要求。可是,非遺在歷史上大多是一種民間生活,一種自生自滅的文化,缺乏文字記載,沒有文獻,沒有檔案。很多非遺的歷史是以傳說為載體的。直到本世紀以來,當我們把它們視為國家和民族不可再生、必須保存和傳承的文化遺產時,才開始進行文化普查,評定非遺名錄,認定代表性傳承人,建立保護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由於事出倉促,很多地方建立非遺博物館時沒有檔案依據,沒有科學系統的認知,致使不少博物館內容單薄、空洞、支離,缺乏說服力與感染力,不能充分體現非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而獨特的價值。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珍貴的遺存由於未被我們認識和發現而仍然湮沒於世。

應該說,非遺博物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補課,需要提升。補課的內容是學習和掌握非遺的系統知識,研究非遺的特徵,重新普查和收集具有重要意義的遺存,力求將非遺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館裡。如果一項非遺十分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館裡,它還多了一層意義——保護,這也是非遺博物館重要的職能。

2.必備歷史經典

博物館是用藏品說話的,在博物館裡,非遺要用藏品來實證。

非遺的性質決定了非遺博物館的藏品與傳統的博物館有所不同,它的藏品分兩部分,既有非物質性的部分,如口傳內容、習俗、演藝、技能、知識等,這是非遺的主體;也有物質性(物態)的部分,如相關工具、器物、工藝作品、文化場所等,這是非遺的載體,具有見證意義。對於博物館來說,兩部分猶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倚。

非物質性藏品的收藏與展示是博物館一項全新的工作,下面會具體談。

非遺博物館物質性藏品的收藏有自己的特別之處。由於過去的博物館很少涉及民間文化,民間物品(一稱民俗文物)的收藏大多沒有形成系列,沒有針對非遺收藏的藏品分類,更沒有斷代標準。因而,對於新建的非遺博物館來說,必須建立館藏原則。比如:藏品必須有一定的年代感,必須有歷史記憶,有地域特點,有該非遺項目獨有的特徵,有代表性,而且不能是仿製品。藏品的古老直接體現非遺歷史的久遠。

博物館的藏品不以材質論價值,主要看其歷史和文化價值的高低,倘是極其珍罕,甚至世上唯一,即是「鎮館之寶」。比如,王老賞早期的一枚窗花、張明山為海張五捏的泥像、民國初年京劇大師們的錄音原件,它們非金非玉,卻是最早的歷史見證物。這種代表着歷史最高水準的歷史經典,一定是博物館至上追求的收藏目標了。這一點,也可稱作「非遺博物館的價值觀」。

但是,由於歷史上民間文化從來不受重視,作品不被收藏,很難流傳下來,致使許多聲名極大的非遺,源頭空虛無物,只有美好而空洞的傳說,沒有實物可以證實。缺乏經典的歷史作品是不少非遺博物館的尷尬。正是為此,深入挖掘、搜尋歷史經典和文化遺珍,是非遺博物館永遠要保持熱情的工作。當然,這需要認識能力和文化與審美的眼光。

3.彰顯地域特徵

非遺是一種地域文化,地域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徵。地域特點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優勢。因而,非遺被它的產生地視作自己文化的代表、象徵,甚至是一種標誌。世界上非遺博物館大多建在非遺的所在地,以彰顯自己獨有的文化。

一個地方——小到一個村落、一個鄉鎮,大到一個城市、地區、國家和民族,都有一些不同類別的非遺:或是民俗,或是民藝,抑或是地方戲,也可以是帶着鄉音的民歌,或者以自己的鄉土材料和家傳技藝製作的生活器物……它們最能體現這塊土地獨有的精神個性、人文氣質和審美偏愛。一個地方的地域特色往往不表現在精英文化上,而表現在民間文化中。比如紹興文化的特色並不直接表現在魯迅身上,而鮮明地表現在紹劇、梁祝傳說、黃酒和水鄉社戲上。如果一個地方的非遺保護和傳承得不好,大多消失了,就會使這個地方的文化形象變得模糊。所以非遺博物館不但要保存好非遺,還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地域特點。

非遺的地域性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來自一方水土。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人們世代生活在自己的家園裡。由於交通不便,生活封閉,反而漸漸生成了一己獨有的文化。山水、氣候、風俗、物產互不相同,民間的傳說、曲調、色彩、韻致必然相異。格薩爾、瑪納斯、亞魯王全都充滿着各自的地域氣質,侗族大歌、川江號子、嘉善田歌、蒙古長調皆因山水迥異而腔調殊別,「南桃」(桃花塢)和「北柳」(楊柳青)不是盡顯一南一北兩個年畫之鄉的神韻嗎?獨特的山水造就了獨特的文化,多樣的自然環境養育了多樣的文化,這在地域分布廣泛的中國非遺中尤其明顯。這是非遺博物館不能忽視的內容。

二是來自一個地方的人文。在一個地域裡,文化是一個整體。從方言、俚語、信仰、風習、建築、服裝,到傳說、飲食、遊藝、娛樂、手藝,乃至器物等,雖不同類,卻彼此相關,擁有共同的特性,反映出此地人們共有的喜好、性情、心理與審美,顯示出這裡的人文特性乃至面貌。民間文化是一種共性的文化。一個地域不同類別的非遺在形成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其結果是文化上呈現同一「血型」。因此,博物館展示一項非遺的同時,還要將此地其他類別的非遺也陳列出來,強調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和共性,強調它們共同的精神個性與審美偏好,以使地域的文化特徵得到更充實、更飽滿、更鮮明的體現。

從地域性上說,每一項非遺都獨具地方特色,但是需要通過研究,才能認識和總結出來,這是非遺博物館的一項有深度要求的工作。

4.活態傳承是核心

非遺是一種活態的遺產,一旦停止活態,非遺便會消亡。活態包括兩點:一是這種非遺還在應用着,二是技藝還在傳承着。活態是非遺的核心,更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必然也是非遺博物館展示的重要內容。

技藝包括演藝技能和工藝技術,顯示着傳承人的才華與功力,是非遺的獨特性、創造性與文化價值的主要體現。故而,在非遺博物館裡,必須突出展示非遺代代相傳的技藝、全套和有序的流程、傳統的儀規和法式,以及本真的器物與工具材料。展示內容必須嚴格、完整和真實。

技藝由傳承人體現。非遺博物館動態地展示這套技藝時,可以由經過培訓的真人演示,也可以通過視頻展現。視頻是非遺博物館保存和展現非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應該特別強調,博物館用視頻收集和展示的傳承人技藝,必須是該地特有的、歷史上傳承有序的技藝。在音像錄製之前,先要對非遺及傳承人做深入的研究,確認這一技藝是該非遺獨有的「絕技」,還要確認這一技藝關鍵性的技術與技巧。另外,要保證音像錄製技術的專業性。只有高品質的音頻和視頻才能將遺產精確地記錄下來,也才能在展陳中完美地展示出來。

傳承人是非遺的重中之重。非遺的歷史記憶承載於傳承人身上,非遺的傳統技藝體現在傳承人身上,非遺的活態傳承也是以傳承人為載體的。把傳承人作為展覽的主角,是非遺博物館展示的特點。

傳承人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歷史部分,主要是指傳承人史料和傳承譜系。傳承人的傳承譜系必須經過嚴格的調查、整理和考證;傳承人的歷史需要歷史見證物。二是當代部分,當代的代表性傳人的資料也是收集和保存的重點。由於歷史上音像錄製技術出現較晚,民間文化傳人更是遲遲未進入攝影和攝像的視野,相關影像資料極其缺乏。由此,「搶救性」拍攝,收集健在的老一代傳承人的資料便顯得更加重要了。

應該注意到,在資料收集上,現在通用的傳承人口述史方法,基本是歷史學口述史的調查方法——即錄音訪談後進行文字整理,但是這種老舊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非遺傳承人調查的需要。傳承人口述史調查應打破已經固化的錄音訪談和文字整理方式,引入視覺人類學方法。對於傳承人及其技藝的調查,相比文字,影像記錄更直接,更直觀,更有見證意義,更不可缺少。在調查內容上,要從過去偏重於傳承人的歷史、家族、職業歷程及技藝,擴大到文化環境、生活習俗和個人生命史等方面,把人類學調查融入傳承人調查,從而給認知非遺提供更多視角與資源。只有這樣的多維、深廣、精確的調查和記錄而得來的資料,才能使博物館在展陳上施展出更多手段,從而使展覽更加充分和富於魅力。

5.現在進行時是特點

一般認為博物館所展現的都是過去,非遺博物館則不然,它還要表現非遺的現在;非遺博物館不只是告訴人們非遺的過去,還必須展示非遺的今天,這是非遺博物館又一個重要的特性。

所謂今天,除去活態傳承和傳承人,還有非遺的現實狀態、存在方式、時代性的轉變,以及它與當代社會和當代人生活的關係。此外,非遺傳承的新渠道、受眾的新群體、創新的新表現,還有非遺保護的新方式等,也是要展示的內容。也就是說,要用進行時的視角觀察非遺的現狀,以顯示傳統的魅力、活力和生命力。

為此,非遺博物館需要具備兩種機制:一是信息獲取機制,類似非遺信息中心,可密切關注非遺的現在時,具有全面獲取非遺活態信息的渠道與能力。二是研究機制,能夠通過分析和研究,對非遺階段性的發展與變化做出文化判斷和價值判斷;還要通過展陳,展示非遺的保護現狀與發展狀態。這樣,非遺博物館才能把非遺全面、完整、充分、真切地展示出來。

非遺博物館是新時代博物館事業出現的新事物,在類型上是一種全新的博物館。它意義深遠,功能重要,性質別樣,有獨立科學的構成,需要在展藏上創造性的應對。非遺博物館的特性由非遺的性質決定。離開了非遺本身的特性,很難建成一個名副其實的非遺博物館。為此,亟須我們加強非遺博物館的理論建設,以明晰的科學理論,幫助非遺博物館的從業者在認知高度和深度上完善自己,同時提出非遺博物館的專業要求與專業標準,促使中華大地上方興未艾的非遺博物館以科學的知識、完整的收藏、充分的展示、精確和生動的闡釋、富有魅力的弘揚,為非遺事業的繁榮和國家文化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1]

作者簡介

馮驥才,系著名作家、文化學者、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