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革哩底,外文名:CRETE,基督教聖經地名。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1]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耶穌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2],勸人悔改,轉離惡行。

目錄

簡介

地中海一個山巒起伏的島嶼,橫跨愛琴海南端,長約250公里,寬則從11至56公里不等。

舊約沒有明文提到這個地方;不過,分屬大衛護衛隊的*基利提人,也許就是來自這個地方的人。而*迦斐托大概是指這個島,以及在主前二千年期歸入其版圖的沿海地區。新約指出,五旬節聚集的人群中,有革哩底人(kre{tes)(徒二11)。以後,在保羅往羅馬的旅程中,聖經又提到這個島(kre{te{)(徒廿七7-13、21)。保羅坐的船經過東岸末端的撒摩尼,進入一個名叫佳澳的港口,靠近南岸中部的拉西亞城。保羅勸眾人在那裡過冬,但眾人不聽。由於停泊在腓尼基過冬較為理想,他們就開船想沿岸繞到西南面的非尼基。不料刮來一陣狂風,把他們吹到大海中,結果到了馬爾他。保羅在羅馬坐牢之後,顯然再有探訪革哩底,因為他將*提多留在那裡繼續他的工作。多一12坦言指出革哩底人缺點的話,引自當地人伊皮麥尼德(Epimenides)的話(徒十七28上也引用了他的話)。

我們對革哩底島的歷史的認識,主要靠賴考古學的資料。在主前四千年期和三千年期,該島已經有新石器時代的居民。可是,等到青銅器時代,一個強大的文明社會才在革哩底出現。這個社會以諾梭士(Knossos)為中心。伊文思爵士(Sir Arthur Evans)曾經在這個地方挖掘了很多年。青銅時代初期(米諾斯 [Minoan],〔譯註:米諾斯乃古希臘的一種文化〕文明早期的第一期至第三期,約主前2600-2000)是商業漸趨發展的時期。這段時期,一直延續到青銅時代中期(米諾斯文明中期的第一期至第三期,約主前2600-2000)是商業漸趨發展的時期。這段時期,一直延續到青銅時代中期(米諾斯文明中期的第一期至第五期,約主前2000-1600),而青銅時代中期開始有文字(寫在泥版和銅版上)。首先是象形文字(約主前2000-1650),然後以一種簡化了文字形式出現,即所謂的直線甲(Linear A)的文字(約主前1750-1450)。時至今日,學者仍然未能夠確實的解釋這兩種文字的手稿的意思。(哥頓 [C. H. Gordon] 認為當代人可能採用直線甲的文字來書寫亞甲文,但他這個主張,未得到普遍的接納。)

在青銅時代晚期的早年(米諾斯文明晚期的第一期〔至第二期〕,約主前1600-1400),革哩底的文明達到顛峰境界。這段時期有部分時間,當地仍採用直線甲的文字,可是也出現了第三種文字,即直線乙(Linear B),但只在諾梭士這個地方出現(米諾斯文明二期晚期的古蹟,只在諾梭士被發現)。在1953年,范特里斯(M. Ventris)終於將直線乙的文字翻譯了出來。范氏發現,直線乙的文字是一種古希臘的文體(邁錫尼 [Mycenaean] 的文體〔譯註:邁鍚尼乃史前希臘南部的一個城市〕)。這個發現顯示在諾梭士之所以會發現米諾斯文明晚期第二期的古蹟,是因為諾梭士曾經成為說希臘語的入侵者的領土。在希臘本土的邁錫尼與派洛斯(Pylos),也曾經發現類似的泥版。一直到米諾斯的文化衰落以後,希臘這兩個地方仍沿用這種古希臘字體。大約在主前1400年,革哩底大部分的城鎮遭到嚴重的破壞,可能是海盜的所為。這些損毀,加速了米諾斯文化的衰落,直至青銅時代的最後幾個階段(米諾斯文明晚期第三期,約主前1400-1125)為止。在這段時期的末了,屬多利亞支流(Dorian)的希臘人來到革哩底,開始了鐵器時代。

在埃及和敘利亞的沙呣拉角(Ras Shamra,參:楔形文泥版上的 krt 王的名字)、比布羅斯(Byblos)和敘利亞的阿特查納(Atchana,即亞拉拿 [Alalah\])等地的考古發現,顯示革哩底的商業在米諾斯文明中期第二期(主前二千年期的最初廿五年),已經擴展到亞洲的西部;而且從這時開始,有民族的遷移。包括*非利士人的遷移。這些遷移的行動,至終演變成主前十四世紀「海上民族」的侵略。整個鐵器時代,革哩底島就被長期爭鬥的城邦所割據,直到在主前67年被羅馬征服為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