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园
颐园 |
---|
图片来自手帕网 |
颐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松汇西路1172号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内,是一个明朝古建筑花园、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 始建于明。原为罗氏私家园林。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为许姓购得,民国时期归高氏,当地人称为高家花园,主人高天梅为南社中坚人物,社员曾多次在此集会。原有大厅2座,现已毁。仅存观稼楼2层,楼下船肪式,外有廊,门窗隔扇等均为明式。另有一座楼房。还有假山、池塘、曲廊,池上有三曲石桥,临水之黄石假山。
目录
景点介绍
上海市松江县城秀南桥西有一座始建于明末,原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的宅园。清代原系赵梅住宅的一部份,名“因而园”道光年间,转卖罗姓,易名“罗氏园”光绪年间,罗家又把园售给浙江归安县(今吴兴县)知县许威,取名“颐园”1937年归高君藩所有,当地人称“高家花园”。
“颐园”今为上海市第四福利院,上海市松江文物保护单位。
“颐园”是上海现存最小的迷你园林,但山、池、桥、楼、阁、斋、舫、榭、廊、古树、翠竹一应俱全。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颐园处处残垣断壁、园内杂木丛生、假山岌岌可危,水池变成了垃圾场。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出资并组织了修复工作。梁思成先生的高徒、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梁友松亲自到颐园布置绿化。
据说雨景是“颐园”的一绝“颐园听雨”是松江二十四景之一;即是平时,听不到雨声,但手扶曲桥把手,仰望小山上透着历史神秘的百年老树,再腑看池面几茎初出水面的新荷,顿觉绿意盎然。这集几茎为一丛的稀疏布局,恰成了池塘的特色。几条游鱼摇头摆尾,在荷叶四周巡游,更添风韵。
池塘侧是假山,这黄石假山可是松江籍叠石名匠张南垣的作品。假山呈崖状,凌空于地,有石径盘旋而上,可直至其巅,然后折道而下,曲径通幽,抵一石室,广可一丈,旁有石床,供游人小憩。
不得不提的就是池畔的“双楼”所谓“双楼”是园中南北相对的两幢楼。按松江民间的说法,南面的一幢是“戏楼”北边的一幢为“看楼”两幢楼都是砖木结构的,高约五米,五间七架,屋角起翘,檐下转角垂以花柱,有挂落连之,造型端庄、秀丽“看楼”内摆设精致,楼下是花厅,临池塘,室内全是红木摆设。楼上是看戏的地方,摆设更加精巧。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师陀曾经考察过颐园,他说"明代戏楼保存得如此完整,全国恐怕仅此一处了。[2][3][4][5]。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6]
参考
- ↑ 杨峥编著. 上海之根 松江 中英对照.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126. ISBN 978-7-5321-3838-8.
- ↑ 何惠明著. 寻根上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03: 129. ISBN 978-7-5326-3321-0.
- ↑ 刘庭风著. 中国古园林之旅 插图珍藏本.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05: 216–217. ISBN 7-112-05866-X.
- ↑ 马承源主编.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06: 405. ISBN 7-80618-349-3.
- ↑ 薛顺生,娄承浩编著. 上海老建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06: 26. ISBN 7-5608-2365-3.
- ↑ 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 上海分册.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