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
类鼻疽 Melioidosis 由类鼻疽伯克氏菌所感染之疾病,此致病菌以腐生之方式,存在于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许多不同的动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马、猪、猴、啮齿类、鸟类等,但目前尚未证实这些动物为重要的传染来源。[1]
目录
疾病菌种
由类鼻疽杆菌(Burkholderiapsendomallei)这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所有感染症皆称为“类鼻疽”(melinidosis)。此疾病为人、畜共通疾病。早在1911 年,缅甸仰光医院的两位工作者WhitmoreA及Kishnaswamics,从 35 位败血症死者尸体解剖中分离出一种以前完全不同的新细菌,其造成的临床病症和“鼻疽”无法区分;此症为多发性干酪样病灶(caseouslesions),主要侵患器官在肺部,其它如肝、脾、肾、皮肤等器官亦常受犯。当时,他们并未将这种新疾病授以名称,但却将这只新致病菌命名为Bacilluspseudomallei后来改为Pseudomonopseudomallei,现亦改名Burkholderiapseudomallei,直至 1921 年,马来西亚的Stanton及Retcher两位医生研究实验室动物及人类的突发性感染群后,才赋予此新感染症“类鼻疽”的名称。[2]
流行病学
通常发病之个案,其皮肤多有擦伤、撕裂伤或烧伤之伤口,并接触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在以下国家中曾有病例报告,但可能并不只局限发生于这些国家,如东南亚之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新加坡、菲律宾、伊朗、土耳其,澳洲东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关岛,厄瓜多尔,象牙海岸,巴拿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岛,巴西,墨西哥,海地,萨尔瓦多,波多黎各等地。
台湾类鼻疽病例大部分都是散发性的个案,首例病例是1982年到菲律宾,不幸溺水而遭受感染的个案,之后1996到1998年,共有6例报告病例,2000年Hsueh等人的报告,从1996至2000年台大医院收集到台湾地区15例类鼻疽病例,其中11例为本土病例。[3]
台湾类鼻疽个案
1984年以前,台湾并未有类鼻疽的个案报告。至1984年才发现首例境外感染的个案。至1993年起,台湾的类鼻疽个案数开始增加,并出现了本土性的个案。在2005年台风过后,于二仁溪流域,发生台湾第一次的类鼻疽爆发性感染。
类鼻疽的感染主要是因为皮肤伤口接触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所引起,此外,也可经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尘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以往在南台湾,尤其是台南市与高雄市,在台风过后易有类鼻疽个案发生,例如2005年海棠及泰利台风、2008年卡玫基台风、2009年莫拉克台风、2010年凡那比台风及2011年南玛都台风灾后,南部地区均爆发类鼻疽疫情。推测是因为台风带来强风豪雨,将自然界土壤中的病原菌翻搅带出地表与空气中,进而透过呼吸或接触的途径感染高危险族群。
类鼻疽的潜伏期变异相当大,可短至2天,也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曾有报导美国士兵年老后类鼻疽发病,推测可能是年轻时参加越战时,在越南感染类鼻疽)。但类鼻疽感染后的平均发病高峰期为第9天。此外,类鼻疽的临床表现变异也相当大,从无症状、急性肺炎、到严重的败血性休克都可能发生;此外,也可能以慢性内脏器官或局部皮下化脓来表现。老年人、具有糖尿病、高血压、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等慢性病史者,皆为感染类鼻疽之高危险族群。[4]
临床症状
预防方法
- 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伤者,应避免赤足于污泥土或污水中。
- 皮肤有撕裂伤、擦伤或烧伤的人,若接触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应尽快清洗干净,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湿土。
治疗
类鼻疽菌本身对多种抗生素都有抗药性,即使在实验室细菌培养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临床上也不一定有效。目前一般认为急性期需要用针剂的第三代头孢子素(ceftazidime),视临床情况使用2~4周。急性期治疗后还必须使用长期20周的维持疗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复发,目前一般认为有效的处方为合并的抗生素疗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