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春木
领春木 |
中文学名:领春木 拼 音:lǐng chūn mù 拉丁学名:Euptelea pleiospermum Hook. f. et Thoms. 别 称:云叶树、正心木、木桃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毛茛目 科 :领春木科 属 :领春木属 |
领春木别称: 云叶树、正心木、木桃,昆栏树科属。第第三纪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高达10米。落叶小乔木,植株高5-10(-16)米,胸径可达28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明显;小枝亮紫黑色;芽卵圆形,褐色。种于1-3,卵圆形,紫黑色。种子可孕率高;结实量大,常随溪沟流水传播,更新苗木多沿溪旁缓坡地生长。多生于水沟、阴湿的山谷或林缘;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树姿优美,宜植于庭园观赏。北京植物园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目录
形态特征
本植物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15米;树皮紫黑色或棕灰色;小枝无毛,紫黑色或灰色;芽卵形,鳞片深褐色,光亮。叶纸质,卵形或近圆形,少数椭圆卵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4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有1突生尾尖,长1-1.5厘米,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顶端加厚的锯齿,下部或近基部全缘,上面无毛或散生柔毛后脱落,仅在脉上残存,下面无毛或脉上有伏毛,脉腋具丛毛,侧脉6-11对;叶柄长2-5厘米,有柔毛后脱落。花丛生;花梗长3-5毫米;苞片椭圆形,早落;雄蕊6-14, 长8-15毫米,花药红色,比花丝长,药隔附属物长0.7-2毫米;心皮6-12,子房歪形,长2-4毫米,柱头面在腹面或远轴, 斧形,具微小粘质突起,有1-3(-4)胚珠。翅果长5-10毫米,宽3-5毫米,棕色,子房柄长7-10毫米,果梗长8-10毫米; 种子1-3个,卵形,长1.5-2.5毫米,黑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作为特有的植物物种之一,由于自身繁殖较困难,再加上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群落中的光照、温度、水分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为其他物种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如一些喜光草本植物会因光照得到补充,大肆的繁殖,种问的竞争愈演愈烈,在竞争中也许会造成该物种的灭绝,还有其他的许多已发现或不为人知的各种因素,都造成了领春木繁殖和生长的困难。
领春木生于溪边杂木林中,海拔900-3600米。第3纪孑遗植物和稀有珍贵的古老树种,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古代地理气候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领春木在世界许多地方已灭绝,在中国种群数量也很少,已处于濒危的境地,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
主要产地
领春木分布范围虽广,但因森林大量砍伐,自然植被严重坡坏,生境恶化,领春木的生长发育和天然更新受到一定限制,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因植株数量急剧减少而盛成为稀有种。分布于河北南部武安,山西东南部阳城,河南西北部济源,灵宝、嵩县、栾川、南召、西峡、卢氏、鲁山,陕西南部佛坪、安康、平利、镇坪、岚皋、石泉、紫阳、南郑、宁强、丹凤、宁陕、洋县、略阳、凤县、华阳、蓝田、周至、眉县、宝鸡、陇县,甘肃南闻天水、徽县、康县、文县、湖北西部兴山、咸丰、巴东、宜昌、长阳、五峰、神农架、房县、恩施、建始、湖南北部石门,安微西部和南部霍山、金寨、黄山、歙县,浙江西北部临安、安吉与南部遂昌,江西东部铅山,四川东部和西北部万县、奉节、巫山、南川、峨眉、松潘、理县、康定、金川、平武与南部雷波,云南西北部至西南部贡山、维西、丽江、鹤庆、中甸、巍山、景东、澜沧与东南闻泸西、广南、麻栗坡,贵州南部和西北部盘县、惠水、威宁、长顺、雷山以及西藏东部波密、察隅等地。生于海拔760-3200米的山麓林缘或沟谷间。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植物价值
领春木为曲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征种,又是古才的残遗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植物区系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花果成簇,红艳夺目,为优衣的观赏树木[2]。
保护措施
分布区内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应将领春木列为保护对象,保护区外的植株,亦应加强保护,合理采伐。植物园宜引种栽培,在其适生地区可栽作绿化观赏树种。
参考文献
- ↑ 国家级保护植物——领春木,中国科学院,2013-06-25
- ↑ 领春木,中国数字科技馆,200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