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三紀 |
中文名: 第三紀 外文名: TertiaryPeriod 提出時間: 1833年 提出人: C.萊伊爾 國籍: 英國 研究者: E.貝利希、M.赫奈斯、K.F.瑙曼 |
第三紀(TertiaryPeriod),是古近紀及新近紀的舊稱。新生代的最老的一個紀(距今6500萬年~距今180萬年)。第三紀的重要生物類別是被子植物、哺乳動物、鳥類、真骨魚類、雙殼類、腹足類、有孔蟲等,這與中生代的生物界面貌迥異,標誌着"現代生物時代"的來臨。國際地層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已不再承認第三紀是正式的地質年代名稱,並拆分為古近紀與新近紀兩個時期。 在過去,古近紀和新近紀也曾分別被叫做早第三紀和晚第三紀。[1]
歷史
第三紀名稱的意思是"第三個衍生期",這是延用十九世紀對地層劃分為四個大時期的分類命名。
1833年,英國C.萊伊爾在研究法國巴黎盆地軟體動物化石時,發現地層越新,軟體動物與現代種屬相同的越多。他根據地層中含有現代種屬的百分比,將第三紀劃分為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1854年,E.貝利希在德國發現早於中新世的沉積物,提出漸新世。1853年,M.赫奈斯依生物群和沉積物的相似性,將中新世和上新世合稱晚第三紀。
1866年,K.F.瑙曼則把漸新世和始新世合稱早第三紀。1874年,W.P.夏姆珀根據巴黎盆地發現的植物化石,他認為這些化石的層位早於始新世,而稱之為古新世。因此,第三紀劃分為早第三紀和晚第三紀。早第三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晚第三紀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早、晚第三紀的分界線約在2330萬年前。
演變
習慣上將這個紀分為5個持續時間不等的世,從老到新為: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它們的名稱是根據現代海洋無脊椎生物種屬在第三紀化石中占的比例命名的。因此,根據提出這個系統的查爾斯·萊爾爵士的意見,始新世(意思是"現代的拂曉")有比更新世(譯為更為現代)較少的現代物種。在另一種分類中,將第三紀看作一個代,其中的前三個世構成老第三紀而後兩個構成新第三紀。
第三紀時被子植物極度繁盛。除松柏類尚占重要地位外,其餘的裸子植物均趨衰退。蕨類植物也大大減少且分布多限於溫暖地區。第三紀的植物有明顯的分區現象,地層中還有許多微體水生藻類化石。
脊椎動物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爬行動物的衰亡,哺乳類、鳥類和真骨魚類取而代之,興起且高度繁盛。第三紀的早期,仍生活着古老、原始的哺乳動物;到了中期,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先後出現,逐漸代替了古老、原始的哺乳動物;第三紀晚期,現代哺乳動物群逐漸形成,更是偶蹄類和長鼻類繁盛的時期。尤其馬的進化很快。
中生代末,海生無脊椎動物有明顯的興衰現象。盛極一時的菊石類完全絕滅,箭石類極度衰退,而雙殼類、腹足類、有孔蟲、六射珊瑚、海膽、苔蘚蟲等則進一步繁盛。第三紀出現的有孔蟲分布廣泛、進化迅速,對于海相第三系的劃分與對比很有意義。此外,它們的生態分帶已應用於確定沉積盆地水深的變化。原生動物中的放射蟲在第三紀也十分繁盛,在深海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雙殼類在第三紀有很大發展,腹足類在第三紀進入極盛期。
陸生的無脊椎動物以雙殼類、腹足類、介形類為主,可以根據它們不同時期組合面貌的變化,進行陸相第三系的劃分。
地史特徵
海底擴張、古陸解體
早第三紀由于海底擴張、古陸解體,對世界上整個地質構造格局、古地理環境產生了重大的變化。早第三紀時,古地中海最終消失,亞洲大陸最後形成,青藏高原的升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等現代山系相繼形成,吐爾蓋海峽和巴拿馬地峽的出現或消失,氣候分帶漸趨明顯,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向着多樣性發展。
全球海、陸輪廊
晚第三紀全球海、陸輪廊已很接近於現今。整體說來,海洋所占面積較大,而陸地面積較小。現地中海沿岸,如北非阿特拉斯山區、意大利大部、法國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區都曾為古地中海區,法國的西海岸、北歐地區則被大西洋所占;在北美西海岸南部以及墨西哥灣濱海區也被海洋所占。但是,中國的情況不同,中國的東海岸在晚第三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更向東擴展,特別是渤海和黃海,大部分還都是陸地。當然最大的不同是副地中海的存在。副地中海是在阿爾卑斯山脈從水下升起後殘留在山脈以北部分的水體。水體最大時東西長約5000公里,面積為現地中海的一倍半,從法國羅訥河谷開始,沿阿爾卑斯北麓向東延伸,至少延伸至鹹海一帶。除羅訥河谷外,副地中海在不同的時期曾通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低地與亞得里亞海,通過希臘與愛琴海和通過伊朗西北部與波斯灣及印度洋相連通。在中中新世末,約在1300萬年前,基本與其他海洋隔絕,變成內陸海,幾經分隔,剩下今日的鹹海、裏海、黑海和匈牙利的巴拉頓湖。
山脈形成期
晚第三紀是重要的山脈形成期。現今地球上較高的山脈都是這一時期形成的,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北美的落基山和南美的安第斯山等;一些老的夷平山地,如天山、秦嶺等也有活化抬升現象。地殼運動也引起了普遍的火山噴溢。太平洋東、西兩岸有大量玄武岩流。在中國境內的有漢諾壩玄武岩,東北地區大片出露,山東山旺和浙江嵊縣的玄武岩等。地殼運動也使歐亞大陸與非洲和北美數次分合,形成多次動物群交流。南、北美洲也在上新世末相連過。
晚第三紀開始時,氣候由涼爽向濕熱轉變,中中新世以後,西藏高原的升起無疑對全球的氣候產生重大影響。在中國的表現則是氣候分帶日益明顯,並逐漸轉向乾旱涼爽。
氣候條件
早第三紀由於各大陸的位置與現代不同,板塊漂移、古緯度變化、氣溫與近今也不同。白堊紀後期到古新世北半球年平均氣溫曾下降3℃左右;到古新世後期,氣溫一度回升;而始新世晚期氣溫又有下降趨勢,直至以後才逐漸回升到原有水平。在早第三紀晚期,中國氣候有明顯的南北分帶,如南北為兩個潮濕帶,中部為乾旱帶。氣候帶的展布與今日的緯度斜交。晚第三紀開始時,氣候由涼爽向濕熱轉變。中中新世後,西藏高原的抬升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的氣候分帶日益明顯,並逐漸轉向乾旱涼爽。
總之,第三紀的氣候比起如今的氣候來,更為溫暖、濕潤而且較少變化。在第三紀早期,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遠遠延及加拿大北部邊界,在稍後的時期內大平原地區則呈現出乾旱境況。趨近第三紀末,氣候逐漸變冷,預示着更新世最早的冰期即將來臨。
在第三紀,中歐、北非和北美東部墨西哥灣沿岸屬於熱帶氣候,而北非、西亞、中亞和中國華南大部地區,則屬於乾燥氣候帶;東北亞、西西伯利亞、中歐、北美西北部、中國東北地區以及澳大利亞東南部和南美南部,屬於溫涼潮濕氣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