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額竇

額竇frontal sinus位於眼眶和篩竇的前上方,額骨眉弓後方的內外側骨板之間的竇腔。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額竇
  • 外文名:frontal sinus
  • 形狀: 三角錐體形
  • 位置: 額骨骨弓深部

目錄

  • 1 一解剖位置
  • 2 相關臨床技
  • 3 預防措施
  • 4 手術併發症

一解剖位置

其體表投影為由鼻根點及其上方3cm的點和眉弓內中1/3點形成的三角形範圍,但個體差異較大。出生時在篩漏斗前上方存在額隱窩,此後逐漸擴大形成額竇。大約到25歲額竇基本發育正常。額竇左右各一,似三稜錐體形,有時形狀不規則,且左右不對稱,大小一般為高30mm,寬25mm,深20mm,兩竇之間常有中膈分開。額竇前壁較厚,為額骨外板,後壁和底很薄,後壁以腦膜和大腦額回相隔,底壁為眶上壁的前部。

額竇由鼻額管與鼻腔相通,開口於中鼻道的半月裂孔,如因鼻炎或腫瘤等阻塞鼻額管,則易引起額竇囊腫形成,長久則可侵犯眼眶,引起眼球向下方突出。額竇其他腫瘤和炎症等也容易波及眼眶。

相關臨床技

1、鼻內鏡額竇手術:額隱窩的局部解剖學相對複雜、對術者的操作技巧要求較高、對手術器械和圖像監視設備的要求也較高,處理不當可導致較嚴重的手術併發症,這些因素決定了經鼻內鏡額竇手術是當前鼻外科領域的熱點問題。

2、決定手術成敗的關鍵因素是保證額竇引流通暢,術後額竇口狹窄是導致手術失敗主要原因之一,約占全部手術失敗病例的25%。額竇口狹窄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對額隱窩局部解剖理解不夠充分,導致未能充分疏通額竇引流通道,同時盲目或過度地手術操作也可能引起術後引流通道的粘連閉鎖。隨着局部解剖學和CT影像學研究的深入,額竇引流通道在解剖學和影像學上的複雜性逐漸顯現。包括鼻丘氣房、額氣房、眶上篩房、額竇間隔氣房、篩泡上氣房和額泡氣房等在內的額篩氣房,可引起額竇引流通道狹窄。

3、手術分型:從解剖結構上看,額竇口從外向內依次為:眶紙板、前組篩房、中鼻甲垂直板和鼻中隔。病變範圍不同,相應手術操作範圍也不同,由此產生相應的手術分型。常用鼻內鏡額竇開放術的分型系統有兩個,分別是1991年由Draf提出的分型系統,以及1995年由美國的May等提出的鼻額徑路(nasofrontal approaches,NFA)手術分型,但二者存在對應關係,前者更為常用。分型的級別越高,手術涉及的範圍越大。

手術主要步驟包括

①分別在兩側鼻腔的鼻中隔和眶紙板間擴大額竇口(D rafⅡB型手術),去除單側額竇底壁;

②在去除額竇底部內側部分的同時,去除與之相連的鼻中隔上部,四方軟骨和骨垂直板交界處約2.5cm左右;

③酌情向上去除額竇間隔、並以中鼻甲根部的前端為參照向前去除額嘴、向後達嗅神經纖維最靠前的部位;

④術後常規填塞,必要時可置管(3~6個月)防止術後狹窄

手術適用於治療難治性額竇病變,如額竇口前後徑或最小徑較小(<5mm)、前期手術(DrafⅡ型手術)失敗,以及去除侵及額竇的骨瘤或內翻乳頭狀瘤等廣泛病變。

預防措施

1)擴大竇口。許多研究數據證實,不管何種術式,只要損傷了額竇口周圍黏膜,額竇口都有自行回縮的趨勢。一旦大範圍地損傷了額竇口周圍黏膜,則應儘可能擴大額竇口。

2)保護黏膜。手術療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中對正常黏膜的保留。術者應仔細閱片,個體化設計手術方案;術中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額竇內的分泌物流出額竇口後沿額隱窩外側壁向下,一部分引流入篩漏斗上方或經鈎突上端與中鼻甲間的裂隙引流入中鼻道;另一部分經額隱窩內側壁重新進入額竇,參與竇內黏液循環。因此,對於額隱窩外側的黏膜應重點保護。

3)規範圍手術期的藥物治療。術後應予局部激素、長期小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黏液促排劑、鼻腔沖洗等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對於疾病的轉歸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手術併發症

鼻內鏡額竇手術的併發症可大致分為篩前動脈損傷、眶紙板損傷和前顱底骨折等術中併發症,以及額竇引流通道狹窄閉鎖和復發性額竇炎等術後併發症。篩前動脈源於眼動脈,與篩前靜脈和篩前神經形成血管神經束,進入篩前動脈管,走行於額隱窩的後上方。術中損傷篩前動脈,可能導致眶內和顱內出血。如果發生球後出血和血腫,可導致眼動脈受壓而影響視網膜供血,嚴重時可影響視力。

一般而言,由於術中出血、解剖標誌不清、篩前動脈管擴大或低位等,均導致手術誤傷篩前動脈管,繼而累及篩前動脈。篩前動脈一旦受損,壓迫或電凝止血多無困難,注意應選用雙極電凝,避免發生腦脊液漏。應警惕術後可能出現的眶內或顱內出血,必要時請眼科和神經外科協助診療。術中損傷前顱骨質導致骨折,可能引起腦脊液鼻漏,術中即可見清亮液體自額隱窩後上流出,應及時修補漏孔,多可避免嚴重後果。[1]

參考文獻

  1. 額竇珠」,醫學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