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毛菊
风毛菊 |
中文学名:风毛菊 别 名:八棱麻、八楞麻、三棱草 拉丁学名:Saussurea japonica (Thunb.) DC. 分 类:二年生草本花卉 科 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亚 科:管状花亚科 盛花期:夏季秋季 |
风毛菊(学名:Saussurea japonica(Thunb.) DC.):别名:八棱麻、八楞麻、三棱草[1];茎直立,粗壮,具纵棱,疏被细毛和腺毛。基生叶具长柄,叶片长椭圆形,通常羽状深裂,顶生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狭长椭圆形,两面均被细毛和腺毛;茎生叶由下自上渐小,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羽状分裂或全缘,基部有时下延成翅状。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筒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外层较短小,顶端圆钝,中层和内层线形,顶端具膜质圆形的附片,背面和顶端通常紫红色;花管状,紫红色,顶端5裂。瘦果长椭圆形,外层较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目录
植物特征
本品为二年生草本,高50-150(200)厘米左右。根倒圆锥状或纺锤形,黑褐色,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基部直径1厘米,通常无翼,极少有翼,被稀疏的短柔毛及金黄色的小腺点。
风毛菊的基生叶与下部茎叶有叶柄,柄长3-3.5(6)厘米,有狭翼,叶片全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22厘米,宽3.5-9厘米,羽状深裂,侧裂片7-8对,长椭圆形、椭圆形、偏斜三角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中部的侧裂片较大,向两端的侧裂片较小,全部侧裂片顶端钝或圆形,边缘全缘或极少边缘有少数大锯齿,顶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较长,极少基生叶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全缘或有大锯齿;中部茎叶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渐小,有短柄;上部茎叶与花序分枝上的叶更小,羽状浅裂或不裂,无柄;全部两面同色,绿色,下面色淡,两面有稠密的凹陷性的淡黄色小腺点。
风毛菊的花为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或伞房圆锥花序,有小花梗。总苞圆柱状,直径5-8毫米,被白色稀疏的蛛丝状毛;总苞片6层,外层长卵形,长2.8毫米,宽几1毫米,顶端微扩大,紫红色,中层与内层倒披针形或线形,长4-9毫米,190.8-1毫米,顶端有扁圆形的紫红色的膜质附片,附片边缘有锯齿。小花紫色,长10-12毫米,细管部长6毫米,檐部长4-6毫米。
风毛菊的瘦果深褐色,圆柱形,长4-5毫米。冠毛白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2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8毫米。其花果期6-11月[2]。
适应环境
分布区域
生于海拔200-28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荒坡、水旁、田中。分布于中国北京、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贵州、贵阳、西藏、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 台湾省、湖北省、广西自治区等。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内蒙古、云南等省区。与朝鲜、日本等也有分布[3]。
栽培技术
风毛菊,播种、分株繁殖。
繁殖
通过光照和营养处理对花序数目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花的大小,以及种子大小和数量均有影响比较明显。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受到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对照和低营养处理下,花序、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低光照处理和低光照低营养处理下,花序、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变为显著负相关,即出现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环境胁迫(比如有限的土壤养分和光资源的抑制)加剧了花序、种子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风毛菊花序和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关系的环境依赖性,使其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这种繁殖对策能提高其适合度[4]。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辛,温[5]。
功能主治:用于治牙龈炎,祛风活血,散瘀止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麻风,感冒头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泡酒服。
注意:孕妇忌服。
药材鉴别
干燥全草茎为类圆形,粗壮,长60-100厘米,粗者径约9毫米,棕色,有明显纵棱,茎上叶痕明显;质坚而轻,折断面髓部白色,中空。叶多脱落,完整叶片暗绿色或棕色,长椭圆形或狭披针形,羽状分裂或全缘,具长柄。全体被细毛。气弱,味苦。以身干、质嫩、枝叶较完整者为佳。
采收加工
于7月左右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视频
风毛菊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风毛菊的别名|性味,医学教育网,2014-10-8
- ↑ 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 (Thunb.) DC.,植物通
- ↑ 农村一常见野草,看起来像菊花,价值珍贵,用它泡酒是风湿良药,东方资讯,2018-07-06
- ↑ 风毛菊花序、种子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 资源条件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 ↑ 风毛菊,中药360,201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