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螞蝗·
為豆科植物餓螞蝗DesmodiummultiflorumDC.的全株。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
常用於脘腹疼痛,小兒疳積,婦女干血癆,腰扭傷,創傷,尿道炎,腮腺炎,毒蛇咬傷。
目錄
形態特徵
餓螞蝗,又名多花山螞蝗。
直立灌木,高1-2米。多分枝,幼枝具稜角,密被淡黃色至白色柔毛,老時漸變無毛。
葉為羽狀三出複葉,小葉3;托葉狹卵形至卵形,長4-11毫米,寬1.5-2.5毫米;葉柄長1.5-4厘米,密被絨毛;
小葉近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頂生小葉長5-10厘米,寬3-6厘米,側生小葉較小,先端鈍或急尖,
具硬細尖,基部楔形、鈍或稀為圓形,上面幾無毛,干時常呈黑色,下面多少灰白,
被貼伏或伸展絲狀毛,中脈尤密,側脈每邊6-8條,直達葉緣,明顯;小托葉狹三角形,長1-3毫米,寬0.3-0.8毫米;小葉柄長約2毫米,被絨毛。
花序頂生或腋生,頂生者多為圓錐花序,腋生者為總狀花序長可達18厘米;
總花梗密被向上絲狀毛和小鈎狀毛;花常2朵生於每節上;苞片披針形,長約1厘米,
被毛;花梗長約5毫米,結果時稍增長,被直毛和鈎狀毛;花萼長約4.5毫米,密被鈎狀毛,
裂片三角形,與萼筒等長;花冠紫色,旗瓣橢圓形、寬橢圓形至倒卵形,長8-11毫米,
翼瓣狹橢圓形,微彎曲,長8-14毫米,具瓣柄,龍骨瓣長7-10毫米,具長瓣柄;雄蕊單體,
長6-7毫米;雌蕊長約9毫米,子房線形,被貼伏柔毛。
莢果長15-24毫米,腹縫線近直或微波狀,背縫線圓齒狀,有莢節4-7,莢節倒卵形,
長3-4毫米,寬約3毫米。密被貼伏褐色絲狀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1]
植物種屬
豆科植物餓螞蝗。
分布區域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23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緣。
醫藥價值
功能:活血止痛,解毒消腫。
主治:脘腹疼痛,小兒疳積,婦女干血癆,腰扭傷,創傷,尿道炎,腮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取汁塗。
相關論述:
1、《貴州草藥》:「補虛弱,活血,鎮痛。」
2、《廣西中草藥》:「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痛,小兒疳積,毒蛇咬傷。」
3、《福建藥物志》:「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消食破積。治胃痛,小兒疳積,中暑,尿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毒蛇咬傷。」
臨床應用:治療胃脘腹痛,小兒消化不良,中暑,尿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和蟲蛇咬傷等。
相關配伍:治小兒疳積:餓螞蝗30g,和豬肉燉湯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或鮮用。
藥材性狀:
莖枝圓柱形,直徑約3mm,表面具縱棱。可見三出複葉,頂端小葉較大,長5.5-9cm,寬3.5-5cm,
橢圓狀倒卵形,先端鈍或急尖,具硬尖,基部楔形,全緣,枯綠色,下表面具柔毛,質脆。
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莢果,莢果長1.5-2.4cm,腹縫線具縊縮,背縫線深波狀,有4-7節,
表面密被褐色絹狀毛。氣微,具豆腥氣。[2]
二、
【出處】《中國藥植提要》
【拼音名】è Mǎ Huánɡ
【別名】紅掌草(《峨嵋藥植》),山豆根、爛玉樹、大紅袍(《貴州草藥》),山螞蝗、粘身草(《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餓螞蝗的全株。
【原形態】灌木。莖高1~2米,具稜角,疏被柔毛。3出複葉,小葉橢圓狀倒卵形,
頂端小葉長5.5~9厘米,闊3.5~5.4厘米,兩側較小,先端鈍或急尖,具硬尖,基部楔形,
鈍,上面幾無毛,下面脈網上被緊貼的柔毛;葉柄長1.5~4厘米;托葉小,鑽形。
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長達16厘米;苞片披針形,被緣毛,脫落,長1厘米;
花梗長約5毫米;花紫色,長10毫米;萼長約4.5毫米,萼齒5,三角形,急尖,
與萼筒等長:花冠蝶形,旗瓣圓形至長橢圓形,翼瓣貼生於龍骨瓣上;雄蕊10;
子房線形。腹背縫線被絹狀毛。莢果長15~24毫米,密被褐色緊貼的絹狀毛,
腹縫線縊縮,背縫線圓牙齒狀;節4~7,長3毫米,闊2.5毫米。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長在山坡草地或林邊。分布廣西、貴州、雲南、福建、台灣等地。
【性味】
①《貴州草藥》:"性涼,味苦。"
②《廣西中草藥》:"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補虛,活血,止痛。治胃痛,小兒疳積,婦女干血癆。
①《峨嵋藥植》:"清熱發表。"
②《貴州草藥》:"補虛弱,活血,截瘧,鎮痛。"
③《廣西中草藥》:"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痛,小兒疳積,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腹痛:山豆根種子一分,研末服;或用根五錢,煎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婦女干血癆:山豆根的根一兩。第一劑煎酒服,第二劑燉肉吃。(《貴州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