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螞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螞蝗

山螞蝗(學名: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英文名:beggarweed)是一種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分布於吉林陝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1]

別名

逢人打、扁草子。[2]

來源

豆科山綠豆屬植物山螞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 DC.,以根及全草入藥。夏秋采,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活絡,解毒消腫。用於跌打損傷[註 1],風濕性關節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3~5錢。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m。幼枝和葉柄被銹色柔毛。有時混有小鈎狀毛,葉具3小葉;頂生小葉卵狀橢網彤或網菱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白中部以上呈波狀,上面密被貼伏小柔毛,下面被貼伏柔毛並混有小鈎狀毛,側脈4~7對。總狀或圓錐花序;花常2朵生於每節上;花冠紫色,旗瓣橢圓形或寬橢圓形,翼瓣窄橢圓形,具瓣柄和耳,龍骨瓣具長瓣柄,龍骨瓣與翼瓣等長。莢果兩縫線縊縮呈念珠狀,有6~10莢節,密被銹色或褐色小鈎狀毛。

分布範圍

分布於賓川、福貢、貢山、鎮康、思茅、屏邊等地。

生長特性

生於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緣,山螞蚶喜溫暖濕潤的環境,低山和平壩都可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粘壤土較好。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育苗移栽。八至十月釆收成熟莢果。曬乾搓成短節,貯藏備用。三月播種。先熟地開四尺寬的高廂;按行距一尺開橫溝.深約二寸,橫幅三至四寸。播時,把種子混入適量火灰,經過搓揉,使種子分開後,再行播種,每苗種子五至六斤。播後施人畜糞水,蓋火灰或細土至不見種子為止。苗高一寸左右時,勻苗,除草、追施人畜糞水—次。五、七,十月各再中除,追肥一次。培育二年移栽。

移栽在春天雨季進行。在整好的地上,開四尺寬的高廂,按行株距各約二尺高窩,每窩栽苗一株。根要依自然生長情況伸開,填土踩緊,並淋水定根。以後每年在春、及,秋季各除草,追施人畜糞水一次。

分株繁殖

春天雨季,在兜邊拔取帶根小苗栽種。栽後管理與育苗移栽相同。

注釋

  1. 「跌打損傷」:跌打損傷包括刀槍、跌仆、毆打、閃挫、刺傷、擦傷、運動損傷等,傷處多有疼痛、腫脹、出血或骨折、脫臼等,也包括一些內臟損傷。在此主要以軟組織損傷為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