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呼吸間的藝術
香道:呼吸間的藝術,翻閱古籍,香之倩影隨處可見。宋時朱熹有《香界》道:「花氣無邊熏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元曲《西廂記》中,張生初見崔鶯鶯,便是鶯鶯在佛殿「燒香」,「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清代《紅樓夢》中,賈寶玉題有一聯「寶鼎茶閒煙尚綠」,道的便是寶鼎爐焚香的情景
目錄
原文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宋代詩人蘇軾的這句詩,形象地描繪出士大夫們把盞聞香的生活意趣。
一爐香,寧神靜氣;一縷煙,靜心養魂。時過境遷,好茶者還是那麼多,但那一縷香的溫馨卻漸行漸遠。
而最近,一批溫州商人悄然迷上了香道,在市區開設了一家以展示、傳承香文化為主題的香道館,重拾這門由老祖宗興起、卻在異國他鄉日本大行其道的藝術。上周六,記者走進了這家名為「天香閣」的香道館,領略了一番香道文化的獨特魅力。
愛香需有道
自古以來,品茶,撫琴,玩香都是文人墨客修身養性之道。伴隨着悠揚的古琴樂曲和沁人心脾的縷縷幽香,記者有幸一睹香道文化的稠厚芬芳。
兩扇古色古香的花棱窗背後,一位身着漢服的香道師正襟危坐,她的面前,擺放着香鏟、香筷、香勺等工具,奇楠、檀香、達拉乾等香材,或被磨成粉,或被切成塊,靜靜地躺在晶瑩剔透的香罐里。
待一行人坐定,香道表演正式開始。此番,香道師為我們帶來的是「隔火薰香」。「隔火薰香」是一種考究的用香方法,不直接點燃香品,而是以專門製作的香炭塊為燃料,通過「隔片」炙烤香品,使其散發出舒緩溫潤的香韻。
只見香道師用香夾夾起一小塊香炭置於炭盤,點燃,動作嫻熟優雅,緊接着取出茶杯大小的香爐,將裡面香灰搗松,再把炭塊埋入其中。「松搗香灰的目的,就是使其與空氣充分接觸,這將有助於炭的燃燒。」香道師說。
控制好炭塊填埋的深度後,她又拿起工具將香灰四周壓緊,使其逐漸聚攏成山狀。此後,便取出探針,在香灰上戳一小孔,讓炭的熱氣通過小孔滲透出來。最後,將盛有香材的銀葉片輕輕置於香灰之上,霎時間,馨香之味伴隨着空氣悠然散開。
約莫二十分鐘的制香過程之後,便迎來了激動人心的品香時刻。在香道師的指導下,記者左手托起香爐,右手輕攏香氣,閉目探鼻深深吸一口,一股淡雅的幽香撲鼻而來,繼而側臉呼氣。如此這般連續緩慢重複三次,便是一道完整的品香程序。
養心之學問
古時,聞香與品茗、插花、掛畫並稱為「四般閒事」。玩香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有裊裊青煙升騰的篆香,也有不見煙霧只聞馨香的隔火薰香;呼朋引伴相聚聞香者有之,獨自焚香品讀詩書者有之……
「香道文化一度在我國非常盛行,」香席間,這位年輕的香道師汪丹與記者聊起了香道的歷史,「它始於春秋戰國,完備於唐、鼎盛於宋,卻因為歷史原因出現了斷檔時期,在近代又由日本傳回中國。」
汪丹告訴記者,所謂香道,就是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鑑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和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比的寂靜之中。
「香道之道在心不在香。」汪丹說。在客廳里擺上一個香爐,焚上一炷香,閉目養神,靜靜地感悟香氣帶來的奇妙感受,浮躁的心也會變得踏實。「以前性子急,煩的時候,想想聞香的心態,性子也就慢慢地沉下來了。」
在她眼裡,品香的過程就是感受生命的過程。因為每一種香料都是有生命的,而她的職責,就是制好每一種香,使它們在最美好的時刻盡情綻放。
「對我來說,品香的過程總是充滿驚喜,因為不同的香材總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汪丹坦言,品香改變了她的生活,如今,跟香道有關的一切都成了她的摯愛,形形色色的香料,品香的器皿、香道的書籍等等。
聞香識生活
去今兩年,隨着清宮劇《甄嬛傳》的熱播,劇中「小主們」使用的各種香料為人所津津樂道。
古時中國講求清雅之氣,隔火焚香盛極一時。人們雅集品香,並樂於乘着興致在香箋上書寫偈句,詩意地表達香帶來的感官想象,詠香之詞不絕。聞香、品香、聽香……所有的香氣,皆是心息沉澱。香,在幾千年的歲月里,與文為伍,與雅結伴,鐫寫出中國獨特的文化模式。
翻閱古籍,香之倩影隨處可見。宋時朱熹有《香界》道:「花氣無邊熏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元曲《西廂記》中,張生初見崔鶯鶯,便是鶯鶯在佛殿「燒香」,「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清代《紅樓夢》中,賈寶玉題有一聯「寶鼎茶閒煙尚綠」,道的便是寶鼎爐焚香的情景。
古人焚香是為了享受高雅,也是宮廷貴族們顯示身份的象徵。而現代喧鬧的都市生活里,同樣需要這種動中求靜的意境。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早在2008年,北京等地就已開設正規課程教授香道,傳授香料知識、品香禮儀和配香之道。 如今,香道的含義已遠遠超越了香製品本身,而是通過「香」這個載體,達到修養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忙碌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許多人只顧着努力向前奔跑,卻忽視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所以有必要適時放鬆一下,調整步伐,確定方向。」
「現在,香道正逐漸被一些商務人士所接受,這些沒有任何化學添加劑的純香,不僅能給品香者帶來身心的愉悅和放鬆,更重要的是,它所傳遞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章嗣亮說。而他的香道館,秉承的是「以香會友」的原則,旨在為賓客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同時也將定期舉辦書畫、玉器等展覽,為文人雅士搭建藝術交流、展示的平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