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斯基劇院
馬林斯基劇院(俄語:Мариинский театр,從1920年至1935年舊稱國家歌劇和芭蕾舞藝術院,從1935年至1992年舊稱基洛夫劇院)是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歷史性的歌劇和芭蕾舞劇院。從1988年開始該劇院的指導是瓦列里·格吉耶夫,此前尤里·特米爾卡諾夫任劇院指導。[1]
目錄
建築
從18世紀初開始在俄羅斯宮廷里有一個來自意大利的芭蕾舞團表演。最初聖彼得堡的芭蕾舞和歌劇劇院是一個木結構的建築。此外冬宮門外還有一個艾爾米塔什劇院,這個劇院是供沙皇邀請貴族看戲用的。1783年葉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建造一座皇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
1783年聖彼得堡的大劇院啟用。1836年該劇院按照一個新設計重建。
1849年1月29日一個木結構的、新拜占庭式的馬戲院在劇院廣場上建成。這個馬戲院也可以擴建為劇院。1859年這個木結構建築被焚毀後,在馬戲院的位置上建成了一座更大的劇院,其舞台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觀眾席按照意大利式的劇院呈U形環繞舞台。這座劇院共可容納1625名觀眾。1860年10月2日這座新劇院啟用。它被以當時皇后的名字命名為馬林斯基劇院。
越來越大的舞台也促使音樂家編排越來越大型的歌劇,這最後也為芭蕾舞帶來了一場革命。原來的聖彼得堡大劇院在與馬林斯基劇院相比下失去了其效果,其藝術水平也不斷下降。1890年代它被拆除。在原地建造了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原來的劇院成員全部被馬林斯基劇院吸收。
2003年後現代主義建築師多米尼克·佩羅贏得了為馬林斯基劇院建造一座新建築的比賽。這座新建築將位於老建築邊上。老建築也將翻新。因此估計從2006年秋開始它將關閉14個月。新館已在2013年竣工並啟用。
傳統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所有歌劇均是在馬林斯基劇院及其前身的大劇院首演的。1886年皇家芭蕾舞團和皇家歌劇團全部轉到馬林斯基劇院。舞蹈設計師馬留斯·彼季帕的大多數傑作,包括《睡美人》(1890年)、《胡桃夾子》(1892年)、《天鵝湖》(1895年)全部是在馬林斯基劇院首演的。此外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圖良等的許多傑作也是在馬林斯基劇院首演的。
馬林斯基劇院的芭蕾舞學校培養了許多卓越的舞蹈家如瑪蒂爾德·克謝辛斯卡婭、安娜·帕夫洛娃、塔瑪拉·卡莎維娜、瓦薩拉夫·尼金斯基、喬治·巴蘭奇、加林娜·烏蘭諾娃、魯道夫·紐瑞耶夫、納塔利亞·馬科洛娃、米哈伊·巴雷什尼科夫等等。現代著名舞蹈家包括絲維蕾娜·查卡諾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