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彼得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彼得堡
圖片來自travelwithwinny

聖彼得堡(俄語: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舊名彼得格勒列寧格勒,是俄羅斯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聯邦管區首府,曾為列寧格勒州首府、俄羅斯首都。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和軍事基地。重型機器、精密儀器製造業、海洋運輸業和軍事工業久負盛名。全市人口約520萬人,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市、世界上最北端的居民超過100萬人的城市。

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1],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紋章局 (俄羅斯聯邦總統直屬、列寧格勒州政府、獨聯體聯盟議會大廈、俄羅斯海軍司令部西部軍區司令部。

歷史

20世紀以前

聖彼得堡地區原來是波羅的海芬蘭灣涅瓦河的出海口的一片沼澤地,其周圍地區,包括現時芬蘭灣一帶的土地,稱「英格里亞」,為瑞典帝國所擁有。該地早先只有一支芬蘭部落活動。1611年,瑞典殖民者首先在涅瓦河口修築了一座要塞,其後圍繞著這個要塞逐漸興起一座小城鎮。

沙皇彼得一世對航海事務非常感興趣。其時俄國控制下的面向西方的重要海港為阿爾漢格爾斯克,由於位於白海,每年有好幾個月封凍停航。爲了爭奪面向西歐的不凍港,俄國在18世紀初1700年開始對瑞典帝國的21年北方戰爭。1703年5月12日(俄曆1日),彼得一世從瑞典帝國奪取英格爾曼蘭,同月27日(俄曆16日)在距離海灣約5公里的入海口処,一個叫做兔子島的小島上興建彼得保羅要塞,這也成爲了新城市的第一塊磚石。

這座城市的建設者包括從俄國各地徵召的農民兵,以及戰爭中的瑞典戰俘。工程主理者為彼得一世密友亞歷山大·達尼洛維奇·緬什科夫。稍後這座城市成爲聖彼得堡省的中心。1713年-1714年彼得大帝把首都從莫斯科搬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成為君主制俄羅斯帝國首都,經過凱薩琳大帝亞歷山大一世直至尼古拉二世的不斷建設,成為君主制俄羅斯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普希金將其稱為俄羅斯「面向西方的窗口」。

最初幾年城市是圍繞著彼得保儸要塞發展的,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作為抵禦瑞典的屏障。但很快城市就開始向外擴張了。1736-1737年城市遭遇嚴重的大火。1737年Burkhard Christoph|Burkhard Christoph von Münnich主持的一個重建委員會重新制定了計劃,將城市劃分為5個區,市中心遷移到海軍區。

城市沿著以海軍部大廈為中心輻射開去的三條街道發展;這三條街道分別是涅瓦大街(目前的中心道路);戈羅霍娃街;以及沃茲涅先斯基大街。城市發展的最初60年間,巴洛克風格佔據了統治地位,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即為冬宮。1760年代以降,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逐漸成爲潮流。

1810年,亞歷山大一世時期,第一所工科高等院校開始興辦。1825年,一批俄羅斯貴族曾在聖彼得堡發動十二月黨人起義,但起義很快失敗。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俄羅斯的農奴制度後,聖彼得堡的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建立了機械、造船、電力、食品等工業,並形成了產業工人階級。

20世紀至今

1905年俄國革命開始於聖彼得堡,並迅速蔓延到全國各省。革命家托洛茨基參與組建了聖彼得堡蘇維埃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政府將其改稱「彼得格勒」,同樣意為「彼得之城」,但以去除德語借詞

1917年3月二月革命中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自己與其子退位,結束了俄羅斯君主制和近300年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

1917年11月7日(舊曆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列寧帶領下,衝進冬宮,此後該事件被稱為十月革命。此次革命導致俄國臨時政府結束,所有政權轉移歸蘇維埃俄國共產黨也由此崛起[2]。之後,該市獲得了「三次革命之城」的新稱呼,指20世紀早期俄羅斯政治史上的三大發展。

1917年9月至10月間,德意志帝國陸軍入侵西愛沙尼亞群島,炮轟並企圖入侵彼得格勒。1918年3月12日,蘇維埃把中央政府遷到莫斯科[3]。在隨後的內戰,1919年尤登尼奇將軍從愛沙尼亞開始進軍,再次嘗試占領該城,但托洛茨基調動了軍隊,迫使他撤退。

1924年1月26日,列寧逝世五天後,經第二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決定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後來街道和其他地名相應進行了更名。全市與列寧生活活動相關的地點超過230個,有些後來成為博物館[4]其中包括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它是十月革命的象徵,也是俄羅斯海軍中最古老的船。

1920-30年代,列寧格勒的落後的市郊地帶按照規劃被改造成為市區。政府將住房納入社會福利之一;很多「資產階級式」的宅邸被認為太大,大量的家庭被分配到「公共住房」中去。1935年當局出台了新的總體規劃,計劃將城市往南發展,讓市中心遠離蘇芬邊界;經斯大林同意,指定莫斯科大街為未來的列寧格勒的主要街道,在大街南端則會修建新的市政廳,同時近鄰市政廳還會修建一個大型廣場。但二戰之後,蘇芬邊界向北移動,涅瓦大街和皇宮廣場得以保留作為市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1934年,基洛夫在列寧格勒遇刺,由此掀開蘇聯大清洗的序幕[5]

在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二戰蘇德戰爭期間[6],列寧格勒曾經歷納粹德國以及芬蘭軍隊長達872天的封鎖列寧格勒圍城戰成為了現代歷史上時間最長、破壞最嚴重、傷亡人數最多的圍城戰之一,1944年蘇聯發起大規模反攻,芬蘭同蘇軍停戰,解除了城市北部威脅,德軍亦在反攻之中潰退,圍城戰結束。1945年5月1日,斯大林簽署最高統帥命令第20號,命名列寧格勒市與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爾敖德薩偉大衛國戰爭英雄城市。偉大衛國戰爭勝利20周年時,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65年5月8日頒布法令授予列寧格勒英雄城市列寧勳章金星勳章,以表彰「在圍城戰中的英雄抵抗與倖存者的堅韌不拔」。上托着金星標誌的英雄城市紀念碑Leningrad Hero City Obelisk於1985年4月在起義廣場落成。

1949年到1952年,在列寧格勒發生了蘇聯著名的列寧格勒案件

列寧格勒在二戰後進行了重建,並且再度成為蘇聯的工業中心區之一。儘管工人階級在戰後大量湧入,但該城還是保持了文化和藝術中心的地位。同時由於接近芬蘭,該城成為蘇聯時代為數不多的可以直接收看到西方電視節目的城市之一,每年有35萬蘇聯遊客經列寧格勒前往芬蘭旅遊。

1980年代末的列寧格勒市長索布恰克追隨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改革政策,該城在蘇聯8·19政變時持反對政變的立場。1991年9月6日,該城市民以54%的多數通過了恢復「聖彼得堡」舊名的決議。

另一方面,聖彼得堡經濟狀況於蘇聯解體後開始惡化。自從1940年以來食物配給再一次引入聖彼得堡,接受國外人道主義糧食援助。俄羅斯攝影師阿列克謝·季塔連科曾拍一系列戲劇性照片。1995年,聖彼得堡地鐵1號線因水災停止運作,阻礙城市發展將近十年之久。

1996年,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夫擊敗阿納托利·亞歷山德洛維奇·索布恰克,當選市長。2000年,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夫贏得連任,但在2003年突然辭職。

雖然聖彼得堡中央區域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但其歷史與建築保護產生爭議[7]。2005年後,市政府允許歷史建築拆遷[8]。2006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宣布一項雄心勃勃計劃,將建造396米高的摩天大樓,可能會導致聖彼得堡天際線產生劇變。俄羅斯民眾於這個計畫不太接受,2010年12月,總理梅德韋傑夫決定為該計畫尋找一個更合適的建造位置。

影片

Санкт Петербург. Главный маршрут по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у. Невский. Дворцовая. 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 Про Питер.

參考文獻

  1. V. Morozov. The Discourses of Saint Petersburg and the Shaping of a Wider Europe, Copenhagen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2. .org/wps/mov02/ Ciaonet.org[失效連結]
  2. 雷克斯·A·韋德1917年俄國革命2005年劍橋大學出版社
  3. McColl, R. W. Encyclopedia of World Geography. Infobase Publishing. 2014-05-14: 633–634 [2022-10-05]. ISBN 978-0-8160-722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9) (英語). 
  4. Kann, Pavel I︠A︡kovlevich. Leningrad, a Short Guide.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62 [2022-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英語). 
  5. Stalin's Terror: High Politics and Mass Repression in the Soviet Union, Barry McLoughlin and Kevin McDermott (eds).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p. 6
  6. Baldack, Richard H. "Leningrad, Siege of,"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Chicago, 2002, vol. 12, page 195
  7. Sergey Zagraevsky. Will Saint Petersburg share the same fate as Moscow?. Zagraevsky.com.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5). 
  8. Photos of the viol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Saint Petersburg. Rusarch.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