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氣壓
高氣壓是指一個氣壓高於周邊地區的區域,是為反氣旋。在北半球高氣壓區域內的空氣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逆時針方向。高氣壓區一般風力比較小,空氣下沉。通過絕熱過程下沉氣流一般使得500米以下的造成雲或者霧的水滴蒸發,因此高氣壓區通常天氣晴朗。在白天,由於沒有雲來反射陽光或者地面的熱量,在夏季高氣壓區比較熱,而在冬季則比較冷。在夜間由於沒有雲阻擋熱量的散失,氣溫一般不論在哪個季節都比較低。
目錄
簡介
高氣壓區由副熱帶高壓造成,它是由於赤道的空氣上升形成的,上升的熱空氣冷卻,失去濕度,同時被向高緯度的方向運輸,在這個過程中它下降,導致高氣壓區。這個過程也被稱為哈德里環流圈。世界上許多沙漠地區與高氣壓區的形成有直接的關聯。
與低氣壓區相比表面高氣壓區一般面積比較大,風速比較低,其原因是因為表面摩擦力對導致循環的壓力梯度和科里奧利力造成的阻礙。
有些高氣壓區持續的時間很長,重複出現,因此獲得了特定的名稱。比如在冬季出現的西伯利亞高壓可以在同一地點持續一個多月。另一個著名的高氣壓區是亞速爾高壓[1]。
簡稱「高壓」,指比周圍的氣壓高的地點而言,其中氣壓最高的地點,叫作「高氣壓中心」。高氣壓
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氣壓高於四周的大氣渦旋稱為「高氣壓」,簡稱「高壓」。通常研究的是近地面高度的高氣壓。
高氣壓空氣自中心向外圍流散(輻散),因受地球轉動的影響,在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流動。高氣壓也被稱為反氣旋,但前者是按氣壓場命名,後者則按氣流場命名(與旋渦方向相反)。
在高壓區內無鋒面存在,因氣流輻散,高空空氣下沉補充,下沉過程中氣溫升高,相對濕度降低,形成少雲、雨和大風天氣。
高壓分類
依成因可分為: 動力高壓、熱力高壓。 例如:副熱帶高壓、大陸冷高壓[2]。
依不同熱力結構可分為: 冷性高壓、暖性高壓。 例如:大陸冷高壓、熱帶海洋氣團。
高氣壓按其熱力結構又可分為兩種:
最常見的是冷高壓,它是因為地表散熱、冷卻所造成。地表降溫後,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也跟着降低,而冷空氣缺乏熱能,所以很難上升,是一個較重、密度較大的空氣,而周圍的空氣較為溫暖,空氣較輕,所以氣流就變成從冷空氣吹向周圍的方向,形成冷高壓中心[3]。如南極與西伯利亞的高氣壓。
而副熱帶高氣壓是由於位在赤道的強烈上升氣流形成高空高壓,向南、北氣壓較低的方向流動;因為地轉偏向力作用,這些從赤道上空來的氣流漸漸轉向為由西向東,不再沿經線方向運動,在南北緯30度附近堆積下沉,形成高氣 壓,它是較熱的。
目前可以進行高氣壓的檢測機構有:環境可靠性與電磁兼容試驗中心等。
相關信息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隨高度的變化情況: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 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着降低。
隨氣候的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大氣壓比夏天高,早上氣壓比中午高。往往,當大氣壓降低時,天氣轉陰;大氣壓升高時,天氣轉晴。氣壓發生變化有很多原因,其中空氣溫度的變化是引起氣壓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當空氣冷卻時,空氣收縮,密度增大,單位面積上承受的空氣柱重量增加,氣壓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氣一到,總是伴隨着氣壓的升高,而暖空氣來臨的時候,氣壓又會降低。冬天是冷空氣的世界,夏天則是暖空氣的天地,氣壓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視頻
高氣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亞速爾高壓,客運站
- ↑ 冬季亞洲大陸冷高壓形成和發展的物理機制研究,道客巴巴,2013-11-22
- ↑ 冷空氣是高壓還是低壓 冷空氣是上升還是下降,天氣網,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