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蟾
高蟾,河朔(山西河北北部)人,唐代詩人。家貧、為人重氣節。生卒年不詳。本為寒士,「性倜儻離群,稍尚氣節。人與千金無故,即身死亦不受。」(《唐才子傳》)累舉不第,歷時10年,曾怨而作詩道:「曾和秋雨驅愁入,卻向春風領恨回。」(《下第出春明門》)又曾題詩省牆間:「陽春發處無恨蒂,憑仗東風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進士。唐昭宗乾寧年間,官至御史中丞。與鄭谷、貫休友善。 (以上資料參見《參考資料》鏈接 0[1]。
高蟾 | |
---|---|
高蟾 | |
原文名 | changao |
出生 |
不詳 中國河朔(山西河北北部) |
逝世 | 不詳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演員 |
知名作品 |
《下第出春明門》 《春》 |
目錄
作品特點
高蟾工五、七言律絕,多寫感事憤世、嗟老傷懷的悲慨,較好的有《金陵望晚》、《晚思》、《途中除夕》等。其壓卷之作是揭露抨擊晚唐科舉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詩全用比體,寄興深微。《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高蟾詩>1卷。 [[<全唐詩>]]卷668亦將其詩編為1卷。
(以上資料參見《參考資料》鏈接 0[2]。
主要作品
長安旅懷(馬嘶九陌年年苦)
長信宮二首(天上夢魂何杳杳)
楚思(疊浪與雲急)
春(天柱幾條支白日)
道中有感(一醉六十日)
感事(濁河從北下)
關中(風雨去愁晚)
華清宮(何事金輿不再游)
即事(三年離水石)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
旅夕(風散古陂驚宿雁)
偶作二首(丁當玉佩三更雨)
秋(陽羨溪聲冷駭人)
詩歌欣賞
《上高侍郎》(賞析參見參考資料鏈接)[3]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關於此詩有一段本事,見<唐才子傳>:「(高蟾)初累舉不上,題詩省牆間曰:『冰柱數條搘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論不公,又下第。上馬侍郎雲(詩從略)。」晚唐科舉場上弊端極多,詩歌中有大量反映,此詩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唐代科舉尤重進士,因而新進士的待遇極優渥,每年曲江會,觀者如雲,極為榮耀。此詩一開始就用「天上碧桃」、「日邊紅杏」來作比擬。「天上」、「日邊」,象徵着得第者「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地位不尋常;「和露種」、「倚雲栽」比喻他們有所憑恃,特承恩寵;「碧桃」、「紅杏」,鮮花盛開,意味着他們春風得意、前程似錦。這兩句不但用詞富麗堂皇,而且對仗整飭精工,正與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雲的非凡氣象悉稱。
[[<鏡花緣>]]第八十回寫打燈謎,有一條花名謎的謎面就借用了這一聯現成詩句。謎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貼。「天上碧桃」、「日邊紅杏」所以非凡,不就在於其所處地勢「凌霄」嗎?這裡可以體會到詩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舉慣例,舉子考試之前,先得自投門路,向達官貴人「投卷」(呈獻詩文)以求薦舉,否則沒有被錄取的希望。這種所謂推薦、選拔相結合的辦法後來弊端大啟,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陽春發處無根蒂」,可見當時靠人事「關係」成名者大有人在。這正是「碧桃」在天,「紅杏」近日,方得「和露」「倚雲」之勢,又豈是僻居於秋江之上無依無靠的「芙蓉」所能比擬的呢?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顯然是作者自比。作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連類生髮出來的。雖然彼此同屬名花,但「天上」、「日邊」與「秋江」之上,所處地位極為懸殊。這種對照,與左思《詠史》名句「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類似,寄託貴賤之不同乃是「地勢使之然」。這裡還有一層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風神標格,與春風桃杏美在顏色妖艷不同。《唐才子傳》稱「蟾本寒士,……性倜儻離群,稍尚氣節。人與千金無故,即身死不受」,又說「其胸次磊塊」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調與作者的人品是統一的。末句「不向東風怨未開」,話裡帶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時候(正值東風),卻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與「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同樣「怨而切」,只不過此詩全用比體,寄興深微。
詩人向「大人物」上書,不卑不亢,毫無脅肩諂笑的媚態,這在封建時代,是較為難得的。說「未開」而非「不開」,這是因為芙蓉開花要等到秋高氣爽的時候。這裡似乎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才具的自信。不妨順便說一句,高蟾在作詩後的第二年終於蟾宮折桂,如願以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