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香菜·
魚香菜(學名:Mentha spicata Linn.),
又名 魚香菜。野草香, 野香薷、 木姜花、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蘇、野蘇麻、滿山香,野狗芝麻、狗尾草、木姜花
是一種唇形科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 紫色或白色花,花期7-9月。
溫度適應範圍大,喜濕潤、喜光,適宜弱酸性土壤。莖、葉經蒸餾可提取留蘭香油,可入藥也可食用。
目錄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40-130厘米,無毛或近於無毛,綠色,鈍四稜形,具槽及條紋,
不育枝僅貼地生。葉無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厘米,
寬1-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尖銳而不規則的鋸齒,
草質,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側脈6-7對,與中脈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明顯隆起且帶白色。
輪傘花序生於莖及分枝頂端,呈長4-10厘米、間斷但向上密集的圓柱形穗狀花序;
小苞片線形,長過於花萼,長5-8毫米,無毛;花梗長2毫米,無毛。
花萼鐘形,花時連齒長2毫米,外面無毛,具腺點,內面無毛,5脈,不顯著,萼齒5,三角狀披針形,
長1毫米。花冠淡紫色,長4毫米,兩面無毛,冠筒長2毫米,冠檐具4裂片,
裂片近等大,上裂片微凹。雄蕊4,伸出,近等長,花絲絲狀,無毛,
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伸出花冠很多,
先端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子房褐色,無毛。花期7-9月。[1]
生長習性
①溫度適應範圍大
當日平均氣溫高於5℃,土溫達2℃以上時,留蘭香的根、莖、鱗、芽開始萌發,生長期最適溫度為25-30℃在氣溫高於30-40℃時也能正常生長;
立冬前後種植,地下根莖可安全越冬。
②喜濕潤
留蘭香在生長初期和中期需要較多水分,但在現蕾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和乾燥的氣候,
以利於油腺細胞的增長,因此,適宜在中國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生長。
③喜光
留蘭香是喜光植物,其葉片既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又是貯藏精油的主要場所。
若種植密度過大,株間通風透光不良,會導致分枝節位高,分枝少,葉片易脫落,從而影響精油產量和質量。
④適宜弱酸性土壤
留蘭香對土壤要求不高,以沙質、土質鬆散土壤為優,酸鹼度以中性土壤為宜。
主要價值
藥用
植株含芳香油,含油率0.6-0.7%,其油稱留蘭香油或綠薄荷油,主要成分為香旱芹子油菇酮(含量為60-65%),
此外亦有檸檬烴、水芹香油烴等,主用於糖果、牙膏用香料,亦供醫藥用。
葉、嫩枝或全草亦入藥,治感冒發熱、咳嗽、虛勞咳嗽、傷風感冒、頭痛、咽痛、神經性頭痛、胃腸脹氣、跌打瘀痛、目赤辣痛、鼻衄、烏療、全身麻木及小兒瘡癤。
全草(留蘭香):辛、甘,微溫。祛風散寒,止咳,消腫解毒。[3]
用於感冒,咳嗽,胃痛,腹脹,神經性頭痛;外用於跌打腫痛,目赤紅痛,小兒瘡癤。
食用
嫩枝、葉常作調味香料食用。可添加於調味品中增加料理風味,個別或混合其他香藥草作為提神茶,印地安人也拿薄荷來驅蟲殺跳蚤。
栽培技術
開墒
降濕滅漬開墒挖溝,降低地下水位,墒墒通溝、溝溝通河,排水暢通,雨止田干,
減輕濕度消滅漬害,創造一個有利於作物生長而不利於病害發生的環境。
一個田塊,兩頭出水,三溝配套,四面脫空。墒溝間距2.4米,腰溝間隔30米,
田塊溝間距離50米。頭茬和二茬留蘭香出苗後,均要及時進行清溝埋墒。
密度
合理密植留蘭香分枝力強,分枝多、節位低。頭茬適宜密度,約1萬株/畝,
行距為0.4毫米左右,株距為0.17米左右,二茬適宜密度為4-4.5萬株/畝,
過密必須進行人工間苗或機械疏苗,以控制密度而增強通風透光。
除草
苗期氣溫較低,必須抓緊時機在封行前(苗高15-20厘米)鬆土除草2-3次。
鬆土時近植株淺松,行間可深些,雨后土壤板結應及時鬆土。此外,
在收割前還應除一次雜草,以免收割時雜草混入,影響油的質量。
施肥
留蘭香生育期長達250餘天,是一種需肥量較多的作物,除繁育前施足底肥以外,
必須適當追肥2-3次。第一次清明前後,苗高7厘米左右時,每畝用尿素4公斤對水施於根部,以促進幼苗生長;
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要氮磷並施,每畝用複合肥或硫酸銨8-10公斤或餅肥25公斤,離苗10厘米開溝條施,
以滿足分枝添葉的需要;第三次在「芒種」前後,採取看苗施肥的方法,一般氮磷鉀配合施用,畝施30公斤左右。
科學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協調植株體內氮、磷、鉀比例,
增強抗病能力。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化學肥料以磷鉀肥為主,
氮肥為輔。追肥以化學肥料為主,有機肥料為輔;
有機肥料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氮、磷、鉀比例為1:0.6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