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鱖魚
t01f0fcdfc74f60e796.jpg
圖片來源 [來自..鱖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鱖魚

漢語拼音:Guì Yú
  別   名:鰲花魚、季花魚、花鯽魚
  性   味:甘,平。
  功   能:補氣,健脾。
  主   治:主治虛勞損傷,腸風下血。

鱖魚 又叫鰲花魚,肉食性,有鱗魚類;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 它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實為魚中之佳品。唐朝詩人張志和在其《漁歌子》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讚美的就是這種魚。[1]

目錄

藥性簡介

別名

鱖豚、水豚(《日華子本草》),石桂魚(《開寶本草》),錦鱗魚(《東醫寶鑑》),桂魚(《本草求真》),鱭魚(《隨息居飲食譜》),鰲花魚,母豬殼(《中國動物圖譜·魚類》)。

出處

《開寶本草》

來源

為鮨科動物鱖魚的肉。

原形態

鱖魚,又名:翹嘴鱖魚。

體側扁,呈紡錘形,背部隆起。體長一般25厘米左右。頭大,略傾斜,下傾向前突出。上下頜、鋤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其中上下頜的齒擴大成犬齒狀。前鰓蓋骨後緣成鋸齒狀,有4~5個大棘,鰓蓋骨後部有2個棘。鱗細小,側線彎曲,側線鱗139~144。背鰭Ⅻ13~15,前部12根為硬棘;腹鰭17,位近胸部;臀鰭Ⅲ9~11;胸鰭、臀鰭、尾鰭均為圓形。體色棕黃,腹部灰白,自吻端通過眼部至背鰭前部,有一黑色條紋,第6~7背棘下通常有一暗棕色的縱帶;體側具有許多不規則的斑塊和斑點,各奇鰭上有棕色斑點連成帶狀。

生境分部

分布極廣,全國各江河、湖泊中均有。

化學成分

肉每100克含水分77克,蛋白質18.5克,脂肪3.5克,灰分1.1克;鈣79毫克,磷143毫克,鐵0.7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

性味

甘,平。

  • ①《食療本草》:"平,稍有毒。"
  • ②《開寶本草》:"味甘,平,無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能主治

補氣血,益脾胃。治虛勞羸瘦,腸風瀉血。

  • ③《開寶本草》:"主腹內惡血,益氣力,令人肥健,去腹內小蟲。"
  • ④《隨息居飲食譜》:"養血,補虛勞,殺勞蟲,消惡血,運飲食。"

注意

《品匯精要》:"患寒濕病人不可食。" [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鱖魚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1]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