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脷洲(利南道工業區)巴士總站
鴨脷洲(利南道工業區)巴士總站(英文:Ap Lei Chau (Lee Nam Road Industrial Area) Bus Terminus),位於南區鴨脷洲工業區中,現有1條巴士路線作為終點站。
目錄
歷史
總站路線資料
新巴95線(部份時段)
1980年5月1日投入服務,是鴨脷洲首條巴士路線,到了2002年12月16日,取消新巴95A線,本線隨即平日早上至黃昏延長至本站,及衍生五條不同的行車路線,其中三條由此站始發或以此站為終站。
鴨脷洲邨/鴨脷洲(利南道工業區) ↺ 石排灣 平日0505-0545:鴨脷洲邨 ↺ 香港仔(洛陽街) 平日0605-0635:鴨脷洲邨 → 石排灣邨 → 鴨脷洲(利南道工業區) 平日0637-1942:鴨脷洲(利南道工業區) ↺ 石排灣邨 平日1950-2025:鴨脷洲(利南道工業區) → 石排灣邨 → 鴨脷洲邨 平日2036-2346、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全日:鴨脷洲邨 ↺ 石排灣邨
南區 (香港)
南區(英語: Southern District )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和水上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1],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而深水灣、淺水灣、大潭、赤柱以及石澳人口則較少也是香港高級住宅區。
地理
歷史
1968年,政府推行民政主任計劃,將港九市區分為十區,當時的南區地域分別屬於西區及東區。現時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原屬東區,而其餘部份則屬於西區。
1975年9月29日,政府因考慮到赤柱、石澳、香港仔、黃竹坑等地的地理位置和居民生活習慣,將原來西區摩星嶺道以南及原來東區的赤柱及石澳合併,組成南區。而剩餘的西區則與中區合併為中西區。另外介乎奇力山及田灣山之間的部份地段亦有所調整,由原屬中區及西區,分別劃給南區及中西區。
南區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定居,現存的古蹟有大浪灣石刻。明朝時期,南區一帶開始有較多人聚居,但居民主要是在黃竹坑,薄扶林及赤柱生活的農民。而當時香港仔的石排灣曾以轉口香木製品而著名。當時由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更載有多個位於現時南區的地名。
在薄扶林水塘興建以前,山上的水都會在瀑布灣的瀑布流入海裡,而瀑布灣則鄰近廣州與外國的海路貿易航線,所以不少中外航海人士到該處取淡水補給。而區內薄扶林村,赤柱村及黃竹坑舊圍更是香港島少數由原居民建立的村落。他們曾多次向政府要求享有與新界原居民同等的待遇,但遭到政府拒絕。
香港開埠時,赤柱為當時香港島最繁盛的地區,英國人曾計劃以赤柱為發展基地。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較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華人聚居地之一。
另一方面,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亦擔當著工業區的角色。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8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1950年代起香港工業急促發展,黃竹坑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
南區一帶於1960年代之前,一直是漁民的主要據居地。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直至19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