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迁行动
鹰迁行动(Operation Eagle Pull),或译大鹏撤退行动,是美国军队于1975年4月12日在柬埔寨金边实施的空中撤退作战。金边在1975年4月上旬时是美国支援的反共政权——高棉共和国的首都,并且已经遭到红色高棉[1] 的包围和孤立,完全依赖城西的波成东国际机场才能获得空运补给物资。随著红色高棉的胜利迫在眉睫,美国政府和军方制定了应急计画,迅速用直升机将高棉境内所有的美国公民和部分高棉人士疏散到暹罗湾内的海军舰队上避难。于4月12日前半天完成的鹰迁行动是一场在战术上取得成功的军事任务,执行过程中没有损失人员。该行动结束5天后的4月17日,红色高棉军就占领金边,高棉共和国宣布投降并且解体。
目录
筹画
美军最早在1973年时,就已对红色高棉军逼近金边的情势拟定了应急计画,该年6月27日,驻泰国那空拍侬皇家海军航空基地|Nakhon Phanom Royal Thai Navy Base|那空拍侬皇家空军基地的美国第七航空军司令部发表了〈5060C号应急计画〉(Contingency Plan 5060C),内容讲述金边的疏散行动,包含如下三大方案:
- 方案1:以定期民间航班或增开航班,从波成东机场运出大使馆人员、美国公民及特定高棉籍人士
- 方案2:若是红色高棉军的活动阻断波成东机场的民航机起降,将从那空拍侬基地派遣第56空军保安宪兵中队(56th Security Police Squadron)的队员飞到当地,协助美国空军以定翼机(必要时增派CH-53直升机或MH-53直升机)运出大使馆员、美国公民及特定高棉人士
- 方案3:若是波成东机场停止开放,第56宪兵中队队员将会搭美国空军第21特种作战中队|21st Special Operations Squadron|空军第21特战中队的CH-53直升机或美国空军第40航太搜救中队|40th Aerospace Rescue and Recovery Squadron|第40航太搜救中队的HH-53直升机前往金边市中心的降落区(必要时追加其他市镇)
事后,方案3进行了修正,决定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与美国驻泰空军|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Thailand|美国驻泰空军部队的直升机联合执行任务,而且地面的保安部队也由空军宪兵改成了海军陆战队员,降落区则从美国大使馆附近的街区中挑选。
1975年1月6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命令第31陆战两栖队(31st MAU,今美国第31海军陆战远征队|31st 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第31陆战远征队)进行96小时戒备,使美国海军支援舰队得以开赴磅逊(Kampong Som,今柬埔寨西哈努克市)外海,执行鹰迁行动。2月6日,反应时间被缩短为48小时,表示参与行动的舰艇必须维持同等的巡航半径。2月28日时又将反应时间下砍至24小时,使得这些舰艇必须留在暹罗湾内待命。
3月21日时美国驻高棉大使馆预估的难民数量会达到3,600人,远超出原先预期的400人,因此又发展了另一套疏散流程,当中指示海军陆战队戍卫波成东机场,同时以直升机将待撤人士从金边市中心接到机场,再由C-130运输机送去泰国。然而,由于早先时将补给物资空运到金边的C-130运输机队,在返程时也顺道载运了许多难民飞出金边,大幅减少了最终阶段里需要疏运的人数,也令这套疏散流程作废。
4月3日,由于金边首都圈的防卫情势恶化,美国驻高棉大使约翰·冈瑟·迪恩|John Gunther Dean要求鹰迁行动的十人作战指挥组组员搭乘伯德航空C-130运输机到波成东机场,以在金边坐镇指挥定翼飞机的疏散作业,目标是要在之后的7日内送走约750名的高棉人士,还得冒著被多达每天80至90发的105毫米炮弹、107毫米火箭炮攻击的危险。4月10日时,红色高棉军的炮击已经过于猛烈,以致于定翼飞机的疏散宣告终止。
在此之后,指挥组员开始在金边市内物色可供使用的降落场地。当时的红色高棉部队控制了湄公河东岸的区域,而金边市中心坐落于西岸,因此他们选择了美国大使馆东北方900|m的一座足球场,命名为“旅馆降落区”(LZ Hotel,11|32|53.16|N|104|55|52.16|E),该地的东侧有一排公寓大楼遮蔽,可免于来自河东的炮火攻击,使任务不易受到干扰,因此成为了最安全的选择。大使馆员原先预计在4月11日开始疏散,但美军为了让汉考克号航空母舰也能赶到磅逊外海加入支援,而将日期往后推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