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鹭鸶·烟雨苇森森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鹭鸶·烟雨苇森森》是北宋诗人释智圆的作品之一。

释智圆八岁出家,师从天台源清法师,为天台宗“山外”派义学名僧。大中祥符末(1016)卜居西湖孤山,与林逋为邻,研探经论、撰著讲训,作“十疏”,世称“孤山法师”。智圆虽为释子,却服膺儒术、旁涉老庄,身后除留下大量佛经疏解文字外,尚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诗文著作。

鹭鸶·烟雨苇森森

目录

后世影响

作为一位提倡中庸、一生致力于恢复儒道的释子,释智圆被宗教界、思想界关注较多,而其文学杂著《闲居编》却遭受了不该有的冷落。《闲居编》中有诗歌四百余首,其中寄赠诗占据了三分之一,反映了智圆的交游范围和宋初僧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清幽虚静的写景诗,则向后人展示了一幅幅宋代西湖及其周围景物的水墨画卷;形式多样的咏物诗,或借物喻人、或蕴含佛理,耐人寻味;咏史诗敢于翻案、不落窠臼,抒怀诗细腻入微、隐逸情浓;边塞诗[1]与代言诗,数量虽少,但在宋初诗僧中别具一格,展现了智圆豪情与柔情的一面;诗文评论,见解独特,实应入宋诗话之列。智圆历经太宗、真宗两朝,释子身份和交游范围都使其诗歌难以摆脱晚唐体诗风。

但智圆并未沉溺山水与自我的关照,而是积极效仿白居易做讽喻规箴诗,认为“善善恶恶,颂焉刺焉”才是诗人应该遵循的宗旨,并留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讽喻社会现实的诗作。除此之外,他还认识到当时文坛存在的弊病,并以实际创作加入到宋初的诗文革新运动中去,提出了“辞尚平淡,意尚幽远”的诗歌理念。虽然智圆的实际创作与其提倡的诗歌理念还存在着一些距离,但他积极探索、另辟蹊径的精神以及在宋初诗文革新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都不逊色于宋初任何一位复古士人。由于智圆交游不广,《闲居编》的刊刻时间较晚、流传范围窄,再加上其自娱的创作观,导致《闲居编》在当时及后世都没有引起大的影响。

相关评价

钱穆认为:“唐李翱以来,宋人尊中庸,似无先于智圆者。”

智圆学富五车、见识过人,在宋代思想史、佛教史和文学史上均有一定的成就,后人对他给予了较高评价,如北宋晁说之有云:“往年孤山智圆凛然有名当世,自成一家之学,而读书甚博,性晓文章经纬......”

后人给予了其很高评价,如南宋释志磐认为:“孤山以高世之才,弥天之笔,著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解疏,其于翼赞教门,厥功茂矣!”元代释善住有《孤山法师塔》诗一首,对智圆进行称颂:“身藏陶器见遗文,千载孤高独有君。”还有现代学者祝尚书认为:“我国古代僧人说诗论文,有着悠久的传统,唐代如释皎然著有《诗议》《诗式》,齐己作《风骚指格》《二十式》等。宋代能诗文﹑善持论的僧人更多,契嵩[2]惠洪等等,影响很大;而导夫先路者,乃宋初释智圆。”

视频

鹭鸶·烟雨苇森森 相关视频

《中庸》(上)讲解
唐诗宋词?你读过宋诗吗?

参考文献